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21篇 |
免费 | 109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73篇 |
劳动科学 | 25篇 |
民族学 | 82篇 |
人才学 | 59篇 |
人口学 | 33篇 |
丛书文集 | 1645篇 |
理论方法论 | 199篇 |
综合类 | 2649篇 |
社会学 | 356篇 |
统计学 | 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90篇 |
2022年 | 108篇 |
2021年 | 132篇 |
2020年 | 122篇 |
2019年 | 104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66篇 |
2016年 | 119篇 |
2015年 | 207篇 |
2014年 | 381篇 |
2013年 | 309篇 |
2012年 | 329篇 |
2011年 | 380篇 |
2010年 | 362篇 |
2009年 | 359篇 |
2008年 | 428篇 |
2007年 | 296篇 |
2006年 | 320篇 |
2005年 | 210篇 |
2004年 | 232篇 |
2003年 | 167篇 |
2002年 | 171篇 |
2001年 | 165篇 |
2000年 | 96篇 |
1999年 | 58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143.
144.
司马光强调经世致用之学,积极探究过往历史和所处时代存在的问题并归纳总结规律,他重视的不仅是理论构建,更重要的是将理论付诸实际行动。因这一坚持,司马光以务实的精神把人性论纳入"用"的层面,提出"性善恶混"和"情道一体",并以此为根据和出发点,用以礼治国、以德取才和赏罚分明之路径达到"长其善而去其恶"的目的。就对权力的制约层面而言,司马光儒学与理学的为学取向不同,理学家重执政者的心性修养和道德觉悟,希望从内的方面约束执政者的动机心意;司马光以史为鉴,强调"以礼治国",欲求通过制度设计来为权力提供规范和划定边界,他是制度儒学的先驱。 相似文献
145.
146.
先秦之际,为谋求建功立业,四方游士纷纷西向秦,助其在诸侯争霸中一统六合,成就帝国伟业.进入大一统专制体制后,士人期许在由自身参与开创的帝国政权内依旧“为帝王师”,这与专制皇权需要士人“从于王”的定位相分歧.最终,士人的“异说”“讥议”“挑战”遭遇帝国“焚书坑儒”的威权回击,从而结束两者在先秦所形成的较为同步的双向期许关系,开启了“道”与“势”“谁寄于谁”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7.
史华慈的<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以为严复作<天演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反驳赫胥黎,替斯宾塞辩护,是不能成立的.这涉及到严复令史华慈大感困惑的一点:在决定论和唯意志论之间游移.这多少是因为史华慈深谙西方哲学中决定论和唯意志论的对立,而对中国哲学中从荀子到刘禹锡、柳宗元等,在传统的"天人之辩"上,主张"天人相分"的传统缺乏深入的了解,而严复恰恰是继承了这一传统.严复的理路,还可以在儒佛乃至民间心理中寻找到更多的依据,而史华慈所说的"力本论"其实是其一贯之道. 相似文献
148.
本体是哲学的核心范畴,确立本体观念曾是哲学的最高目标。“道”是庄子哲学所确立起来的本体观念,具有本体与境界两层含义。“道”之意义的二重性不仅反映了哲学的超越意识与寻根意识、明证性要求与确定性要求的内在统一,而且引发了哲学内部诸多的理论效应。 相似文献
149.
孙劲松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1):30-35
郭雍是宋代义理易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核心的思想是“《易》言三才之道”。他将“三才之道”贯穿到天人起源、《周易》创作、本体衍化、卦爻交感等易学解释体系的各个层面,在易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0.
老子的"道",主要指形成世界的本原,决定万物的本体,宇宙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而老子的"德",其广义是指万事万物合"道"而行的品性,其狭义则指人的合"道"而行的品性。"自然"是老子"道"与"德"的本质特征。"道"生万物,"德"养万物","道"体"德"用,二者辩证统一于万物之中。老子哲学的主要意蕴就是依"道"而立"德"、立"德"而明"道"。老子对"道"的预设与描述体现出老子哲学理论思维的形上视域,老子对"德"的揭示与规定标志着老子哲学实践关怀的形下向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