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97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朵儿边部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朵儿边”起初是一个氏族,后来发展为部落。11世纪初叶源于宝尔罕哈勒敦,辽代时迁徙到贝尔湖以东、以南地区;辽末时又迁至兴安岭以东、嫩江以西地区;金代初年再迁至嫩江以东蒲与路地面。辽代受上京道乌古敌烈统军司管辖,金代受上京路的蒲与路管辖,并成为金朝的贡珠民,同时负责西部边境的防护任务。当时,朵儿边部一分为二,一支臣服成吉思汗的蒙古部,另一支与蒙古部对峙。1204年被蒙古部统一。蒙古汗国建立后,受(?)木哥斡赤斤封地管辖,建元以后成为辽阳行省的贡珠民。明朝初洪武年间归明。明嘉靖年间哈萨尔十六世孙爱纳嘎迁徙到嫩江东畔草原后,始称其部落为杜尔伯特部,从此朵儿边部再未见史载。  相似文献   
12.
征稿启事     
<正>为进一步促进水文化研究的发展,加强水文化研究工作者的学术交流,我刊现面向全国诚征"水文化"类稿件。论文内容包含水利历史、治水思想、水的崇拜和信仰、水哲学、水美学、水文学,等等,涵盖水文化的各个领域。本刊竭诚欢迎您的投稿并务请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一、标题与作者1.文章正题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文内标题或小节的层次  相似文献   
13.
杨洪流 《南方论刊》2011,(3):I0005-I0007
“十一五”的五年,是广东水利大投入、大建设的五年,是水利各项事业大发展、大变化的五年,更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的五年。五年来,全省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88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6倍,创了历史新高。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努力,广东水利建设取得了八大成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利基础保障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4.
洪水神话作为原始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早期人类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理解。从历史学、神话学、民俗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等角度入手, 对本世纪以来, 我国众多学者有关洪水神话的不同观点作一综述,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禹治水在我国洪水神话中处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三官殿位于二王庙建筑群中,供奉天地水三官。赐福天官紫微大帝,总主上圣高真、万象群星:赦罪地官清虚大帝,总主五岳群山。九地土皇;解厄水官洞阴大帝,总主万灵。殿外墙上刻着都江堰建设的原理,旁边还有“逢正抽心”四个大字,据说闭着眼睛走过去能否一下摸到那个心字,就能说明人心正不正,也因为如此,那个心字的黑漆早已淡去。照壁上还有李冰传颂千古的治水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在党和国家一些重要会议的报告及在各地的考察讲话中,发表了一系列保护水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水短缺、水污染的论述。这些精辟论述所蕴含的治水思想,随着《江泽民文选》三卷本的出版,已清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围绕水文地质条件对煤矿防治水工作方面的影响,在结合具体例子的基础上,探讨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结合地质状况分析的同时,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的整体推动,实现煤矿效益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末以来,中国先后遭遇的百年罕见的洪灾、旱灾、冰灾、雪灾,无不考验着中国科学治水和水利建设能力。让西方震惊的不仅仅只是中国灾难的频繁,更多的是中国有史记载的科学治水奇迹和当代中国的治水模式。英国广播公司BBC称,中国的治水经验和模式已具备能力战胜和抵抗水旱灾害。美国《洛杉矶时报》说,连续  相似文献   
19.
堵与疏     
张力 《四川省情》2007,(6):47-47
两千年前古成都平原频频遭受到洪水侵袭,每年夏天,上游的岷江之水泛滥于整个平原,先民苦不堪言。据现在考古考证,可能正是由于岷江水系的泛滥成灾,古蜀文明中心在平原中不断迁徙,从广汉的三星堆迁到成都的金沙,  相似文献   
20.
豁罗剌思部即郭尔罗斯部 ,起源于额儿古捏·昆的蒙古部落。初迁根河流域 ,后迁至洮儿河、霍林河一带 ,其中一支于 1 1 95年迁至嫩江、松花江汇流处游牧。该部曾骚扰过金国边境 ,也曾与成吉思汗的蒙古部抗衡 ,后来臣服金朝 ,又加入了蒙古部的联盟。元代时自成部落。明朝中叶科尔沁蒙古的一支占据其地 ,并以郭尔罗斯之名为部号 ,实为同名异氏 ,该部遂成为科尔沁蒙古郭尔罗斯部的属部。清代该部组建了蒙古八旗中的正白旗 ,并与科尔沁部的郭尔罗斯人杂居共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