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45篇
  免费   678篇
  国内免费   147篇
管理学   521篇
劳动科学   61篇
民族学   253篇
人才学   175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7720篇
理论方法论   1602篇
综合类   11139篇
社会学   1329篇
统计学   46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86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380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331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338篇
  2015年   598篇
  2014年   1295篇
  2013年   1110篇
  2012年   1582篇
  2011年   1629篇
  2010年   1564篇
  2009年   1646篇
  2008年   1905篇
  2007年   1405篇
  2006年   1332篇
  2005年   1194篇
  2004年   1181篇
  2003年   1051篇
  2002年   823篇
  2001年   703篇
  2000年   562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01.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提供了一种关于现代理想国的原则框架.这个现代理想国继承了柏拉图理想国的哲学精神.但由于它与一种新的现实结合了起来,它便不再是一种"空虚的理想",而是一种理念得以在其中安家的现实.它实现了合理性与现实性之间的统一.然而,这一新的理想国也隐含着使个性消失的危险,它不可能也不应该封闭对新的可能性的...  相似文献   
902.
王海洋 《河北学刊》2007,27(2):44-46
“哲学”与“文化”亲缘的最深厚根基,在于人类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实践要求。文化哲学就是从哲学的视角出发,透过文化对象对人的本质和主体性境遇、对人类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作总体性的价值审视和观念把握,以期达成人的文化自觉。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文化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文化热”催生了中国文化哲学兴起,近20余年来,中国的文化哲学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其深化的因素。面对当代人类的现实发展,文化哲学应当体现文化实践与哲学反思的双重自觉,即在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共同致力于文化哲学的深化。基于这种考虑,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衣俊卿教授的《发掘文化哲学的理论资源》一文,从学理层面提出了文化哲学的三重理论思想资源,即实证性的文化历史资源、范式性的思想理论资源、现实性的文化批判资源,认为,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新世纪期待文化哲学的理论突破与创新;笔者的论文《关注整体性文化哲学的重要问题》,认为全球化使世界文化正在发生着整体性变化,因此,应当从人类文化实践的整体性价值诉求出发深化对文化哲学的理解;唐少杰教授的论文《文化反思与社会记忆》,则考察了作为文化哲学研究视域的“文化记忆”问题,读来引人深思;王海洋博士的论文《虚拟交往反思延展文化哲学的时代维度》,则集中讨论了当代网络文化实践所引发的虚拟交往的文化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903.
萧汉明 《河北学刊》2007,27(3):32-33
任继愈认为,中医哲学的科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丰富了中国哲学的内涵;二是通过其基本概念和范畴、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为全面把握中国哲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刘长林探讨了中医哲学的“元”创性问题,认为中医哲学的认识论从主客相融一体出发,所把握的是事物自然整体层面的规律。运用这些规律可以避免西方科学技术的缺失,并有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张其成将中医学的生命模型概括为“气—阴阳—五行”模型,认为这一关系性思维模式有助于揭示生命的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自相似性、自组织性的本质。萧汉明指出,中医学的思维是一种网络型思维,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思维原理,可以解决在宏观调节与总体把握复杂矛盾系统时遭遇到的困扰,进而有助于促进当代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04.
为观察蒙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随机选择6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用蒙药壮西灰剂进行治疗。结果,60例中痊愈43例(71.6%),好转15例(25.0%),无效2例(3.3%),总有效率达到了96.6%。  相似文献   
905.
征文启事     
2008年7月24日,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西藏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在拉萨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搞好一切研究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新的形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进一步提供学理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进一步发挥理论指导作用,国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要求我们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西藏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的成立,体现了新的历史时期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作用的高度重视,体现了西藏宣传思想战线对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6·20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和落实的共识。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时代的要求和鲜活的实践,呼唤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创新,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的建设需要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界需要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牢固树立和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西藏...  相似文献   
906.
自我研究最近在心灵哲学中异军突起,经历了语言学、认识论和现象学三种转向的洗礼,当然一般都不回避关于自我的形而上学。当前正上演的是最低限度自我论、叙事自我论、索引词方案和生态学自我论等的角逐。西方学者尽管在这一领域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但空白、问题很多,因此这是我们能为世界心灵哲学做出我们的奉献、填补国际学术空白的极好契机。要推进这一研究,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比较研究,把被比较方、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有关思想弄清楚。自我的秘密就在意识之中,因此重视意识的深度解剖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907.
在20世纪解释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中,被用于解释中国传统哲学的认知范式(唯物认知范式、科学认知范式、人文认知范式、逻辑认知范式、自我认知范式),由于时空的变化、自身的性能、应用主体素质等方面的影响,会出现“转移”现象,而这种转移表现为全局转移、局部转移、隐性转移、主体性转移等四种形式,同时呈现出渐进式、无伤亡式、对调式三大特点。这些内容的把握有助于将认知范式正确用于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并获得积极结果。  相似文献   
908.
在"多"与"变"的时代,伦理道德何处是家园?必须寻找"多"中之"一"、"变"中之"不变"。其关键词有二:"精神"与"形态";理念是"回归‘精神’","皈依‘形态’";理论假设是建构"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形态"。现代伦理学理论,不外三种形态,伦—理形态,道—德形态,伦理—道德形态,其理想类型是"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的精神哲学形态。20世纪的文明觉悟的本质,不是"伦理觉悟",道德觉悟,而是在伦理回归中的"伦理—道德觉悟"。个体生命世界、社会生活世界、伦理学理论内在"精神哲学"的"形态"同一性。现代理论体系中"伦理学"与"道德哲学"不只是两种话语表达,而且代表着两种不同传统和"伦理"与"道德"的两种不同"形态"取向,应当在"精神哲学"的理念和理论中加以统摄和整合。人类文明的终极问题,包括"我们如何在一起"的伦理问题,与"人应当如何生活"的道德问题,其中"我们如何在一起"的伦理问题历史与逻辑地具有优先地位。"精神"及其"形态",具体地说,伦理形态,道德形态,伦理—道德形态,就是精神世界、生活世界和现代伦理学理论中的"多"中之"一","变"中之"不变",是伦理道德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09.
杨安琪 《天府新论》2018,(2):156-160
作为现代政治社会与当代政治哲学核心命题之一的“公共”议题,在当代学术界不仅因其共时性的理论面向之复杂多变而饱受辩难,更因其历时性的观念变迁而模糊不清,全球化视野下的先发现代国家与后发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与错位更为这一概念的厘清增添了困难。任剑涛教授的《公共的政治哲学》一书从政治哲学视角出发,梳理了公共理论的历史观念渊源与当代思想谱系,重新界定了被汉语学术界混同已久的“公共”与“公共性”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权力制衡、相互交叠的公共结构框架,为我们继续思考繁杂的公共生活在当代政治世界的边界敞开了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910.
关鹏飞 《天府新论》2018,(5):153-160
在深受释、道影响的苏轼身上,诗歌、音乐与哲学都有丰富、深刻的体现。现存苏轼琴诗展示出对音乐存在方式的高度关注。苏轼在《琴诗》中质疑音乐的存在,由此提出“琴非雅声”说,并在针对陶渊明“无弦琴”所作的翻案诗中直面消失的音乐,对乐器、音乐机制与音乐的关系作出客观评价。面对稍纵即逝的音乐,苏轼提倡音乐中的审美人格,用诗歌记录、保存,使音乐在文化、审美的层面上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