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55篇
  免费   677篇
  国内免费   146篇
管理学   516篇
劳动科学   61篇
民族学   253篇
人才学   175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7672篇
理论方法论   1595篇
综合类   11107篇
社会学   1329篇
统计学   46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86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321篇
  2020年   314篇
  2019年   331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338篇
  2015年   598篇
  2014年   1295篇
  2013年   1110篇
  2012年   1582篇
  2011年   1629篇
  2010年   1564篇
  2009年   1646篇
  2008年   1906篇
  2007年   1405篇
  2006年   1332篇
  2005年   1194篇
  2004年   1181篇
  2003年   1051篇
  2002年   823篇
  2001年   703篇
  2000年   563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一、和谐的渊源及实现和谐管理的基本内涵 1、和谐的渊源。“和谐”思想是中华文明的识别基因和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它也是华夏文明脉传千年、绵延不绝、影响广远的基轴。中华文华的三大支柱儒家、释家、道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概念作了系统的阐发(详见表1)。  相似文献   
96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能否得到真正的贯彻,能不能科学地贯彻,事关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大局。尽管人民群众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然而主宰这个问题的关键却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各级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963.
《四川社科界》2008,(1):14-15
为了贯彻执行《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加强和完善我省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社科规划项目成果鉴定的工作.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全面的评价原则.严把项目成果鉴定结项的政治导向关和学术质量关.进一步促进我省社科研究多出优秀成果.多出优秀人才,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964.
《四川社科界》2008,(6):19-21
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理念、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雅安市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委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文件精神,  相似文献   
965.
何锡蓉 《社会科学》2008,1(1):16-24
修养历来被哲学所忽视,以修养为特征的中国哲学作为哲学的资质也一直受到怀疑.但是,只要我们承认哲学与人的生存状态相关,哲学有不同的形态,就能发现,修养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不仅仅具有伦理倾向,而且与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紧密相连,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修养不仅是中国哲学的道路,而且是具有"哲学"根本意义的人的活动,这种哲学为新时期哲学的发展和哲学观念的更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途径.  相似文献   
966.
马驰 《社会科学》2008,4(2):168-174
讨论生态美,不仅要关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重要的是还要关心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作为后发展国家,我们固然要避免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种种失误覆辙,也不能把眼光仅仅盯在我国古人的生态智慧.要从学理上研究生态美学,就应关注人类文明的转变方式,并上升到哲学的层面加以关照.  相似文献   
967.
与传统的哲学人类学思想不同,布洛赫哲学人类学思想的基础是新的存在论,即"尚未存在的存在论".根据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11条命题,布洛赫把人的本质规定的两方面,即人的本质的可能性、任务与人的本质的隐匿性、鸟托邦特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由此揭示了人类生活关系的规范一实践取向以及历史过程和世界过程在人与世界的本质形成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68.
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一个日趋复杂和多元的理论生态环境下进行的。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在整个改革开放进程中始终存在两种最为流行和受众最广的话语系统:一是由马克思主义主导的政治学话语;一是西方经济学占强势地位的经济学话语。二者的相互竞争和在价值观上的对立带来的一个理论后果就是经济世界与价值世界的偏离。走出这种二元世界的樊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使命。为此,必须破除西方经济学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迷障及其营造的理论幻象,加强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三者之间的有效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969.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流行着一种趋势:"重新理解马克思".其主要理论构架在于分辨出马克思与恩格斯"对立"的两条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路线,剔除恩格斯的解释路向,渲染现代西方哲学转型的"进步说".不顾"语境的非法移植"而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放置于这种逻辑话语中,呈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的种种理论样态.这样一种依靠"西文本"的"学术性诉求"而嫁接出的理论"成果"本身能够给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些什么?对此,本文把"重新理解马克思"与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哲学范式转型问题联系起来,深入流行话语的根基处,阐释与剖析了三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令人困惑的现象.  相似文献   
970.
孙奕 《文史哲》2008,(1):167-168
2007年6月24日至28日,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本次大会由国际中国哲学会(ISCP)、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华孔子学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中国哲学所、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