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50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究天人之际"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备受关注的中心话题之一,王符针对东汉后期政经情状,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感应思想为批判对象,提出了自己的天人新义.由于对天人关系理解的不同,王符和董仲舒对于政权合法性问题的回答也就有了本质的差别,和董仲舒的天命论式政权合法性的提法不同,王符提出了民心论式政权合法性的主张.同时,围绕天人关系以及政权合法性等问题的讨论,王符治道思想在其他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异端平民色彩的倾向.  相似文献   
62.
汉儒“天秩”观念作为与世界图式同等层次的观念符号,其所具有的种种内涵与特性,是汉儒们对于如何实现理想的社会、道德秩序的天道依据和价值原则,对汉儒的治道理论与实践具有支撑意义;分析了“天秩”观念的整体连续性、整体和谐性和个体嵌入性特征及其可能的治道功能。  相似文献   
63.
韩非是战国末期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人性论的完整内容包括了人性好利、恶害、好名三个方面。“因情而治”是韩非设计治国方略所遵循的方法论原则,主张“循天顺人”、“道法自然”;韩非治国方略的核心是利、威、名耦合的治道论,而非法、术、势;利治、威治、名治的有机整合是治国的根本方式。利、威、名耦合的治道论是韩非政治思想的精髓,对当代政治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4.
面对全球化和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大变革时代 ,各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寻找一种更好地适应环境的新的治理形式 ,以便在经济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并让社会获得有质量的持续增长。治理理论正成为回应这一变革的强势政治理论话语 ,支持这一话语体系的价值观和以之相一致的知识文本 ,修正了主流政治学的统治理论 ,并在全球范围引起政治家、学者以及官员、实业家的共识。立于中国公共管理实际、理解治理理论时 ,我们深感治理理论对重构中国民主政治知识体系 ,寻求善治的制度平台 ,转换公共政策制定模式 ,摆脱市场化进程中公共管理的低效甚至多方面的失败 ,在理论和运作上均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5.
本文试图通过对严复宪政思想形成背景的分析,指出严复宪政思想的终极目标的确切指向并不是“寻求富强”,而在于“追求治道”。作者认为救亡、富强和“治道”是其宪政思想的三个不断递进的目标,追求“治道”的终极目标制约和规范着严复的救亡图存和寻求富强的目标。正是在这一终极目标的影响下,严复的宪政思想表现出其独特的特点,而其一生中许多看似相互矛盾的言论和思想也可以在这一终极目标的框架内获得一个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66.
论善治权力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官德的根本内容是树立理性的公共权力观,树立这种理性的公共权力观需要转变治道范式,因为一定的权力观附属于一定的治道范式.善治作为新兴的治道范式区别于传统的统治治道范式和现代行政治道范式,是专指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进行合作管理的特定范畴;善治参与者自愿组成善治实体,构建的是公正的管理交往结构和管理交往关系、管理交往秩序.因而与善治范式相适应的善治权力观在权力起源观、权力关系观、权力运作观、权力制约观等有关权力本身的各个方面都与统治权力观和行政权力观分道扬镳,是一种公共的、理性的、人民性的在今后长时期内我们应该努力树立的正确权力观.  相似文献   
67.
目前,政府中心引起的治理失效、社会与政治问题要求治理方式必须适时作出变革以应对当今社会出现的各种挑战,而技术变革则起了推动作用。从协同治理的理论、体制、人员、实践维度的分析可推出,协同治理适应技术变革的要求,为解决当前的问题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与实践资源,因此将成为治道变革的一种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8.
69.
政象无错综则会成苛政;法象无错综则会生乱法。处权而不用,清静而不动,宽大以兼容,慈厚以怀众,以民为功,以众为势,由此无为而治。当政者无为,国权政权俭约,人权民权易行。无为而治有助于厚养民生,富民乐民。政府缓和规制,可以克服横征暴敛,减轻农民负担,开放择业经营自由,使民富足。  相似文献   
70.
引咎辞职、问责制与治道变革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2004年中国政府的重大举措之一就是推行引咎辞职,实行政府官员问责制.本文分析了引咎辞职以及问责制对于责任政府建设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中国政府的这些举措基本上还停留于行政性操作的范畴,要进一步推进责任政府,必须在技术上完善引咎辞职以及相关的责任制度安排,并在制度上重视从行政性问责走向程序性问责.在此基础上论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引咎辞职和问责制对于推进中国政府治道变革的意义,认为引咎辞职和问责制有利于提升中国政府治道变革的有效需求,从而有可能促进中国政府的治道变革,但这两个制度的有效推行,也需要中国政府的治道变革.这两者是行动改变条件,条件提升行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