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01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理念,既是对西方民主的超越,也是对我国人民民主理论的创新发展,这突出表现在强调人民民主的全程性,即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民主生活的全域性、民主过程的持续性、民主流程的闭合性。用法律制度保障人民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条基本规律。我国已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但仍存在缺乏统筹规划、民主政治立法有待完善、促进和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机制有待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民主政治立法,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机制,深入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化,构建系统完备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32.
法律和道德是社会控制的两种典型手段,为了使它们各自的社会调控功能得以充分有效地发挥出采,法律的道德化和道德的法律化是这两种规范文化发展的必然。以德移民心于隐微,减少推行法律的阻力;以法彰善恶于显明,使德具有凛人的权威。  相似文献   
133.
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民族素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抓不懈。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我们应将公民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相结合,发挥法律普遍性、明确性、强制裁性的优势,在新形势下加大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力度,促进、保障公民道德建设健康发展,从而将公民道德建设推向新的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4.
我国现行农业国内支持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政策至上,法律基础薄弱".从促进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和纳税人利益以及规范政府农业国内支持行为等角度出发,非常有必要将农业国内支持制度法律化.农业国内支持制度的法律化,需要遵守适度支持、区域协调和符合国际义务等原则.从长期看,我国应当建立以<宪法>为根本法,以<农业法>为基本法,以<农业国内支持法>为特别法,辅之以相关条例和实施细则以及部门规章和地方性立法的农业国内支持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5.
为探讨行政问责制法律化的关键问题,提出其具体范畴应是着眼于对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政治责任、纪律责任和道义责任追究的法律化,对法律责任的追究只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加以进一步完善即可;通过立法明晰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是行政问责制法律化的重点;行政问责制法律化较为合适的途径应是完善行政组织法、完善有关监督行政的法律制度以及完善公务员法等。  相似文献   
136.
步入21世纪,中国和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正面临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严峻的课题。邓小平同志在总结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题的邓小平理论。正是这一理论,成了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策略。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要我们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只要中国社会主义能够继续下去,社会主义在世界上仍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7.
肖恒 《东南学术》2024,(2):171-178
新时代的政策法律化面临着有效性困境。为了在法治轨道上实施有效治理,政府需要将公共政策转化为法律法规,但政府主导立法难以获得社会成员的集体认同,因而无法有效实现其政策目标。合作的需要与意见的分歧并存是新时代政策法律化的现实环境,发现重叠共识、追求商议共识、树立权威共识是实现其有效性的三种可能进路。然而,它们各自仅承担了民主立法的部分功能,亟须从过程性维度批判地加以综合运用。为了破解新时代政策法律化的有效性困境,应当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立足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和监督制度,进一步发挥人大主导作用、营造公平协商环境、推动立法过程公开,确保人民表达真实意愿、广泛参与,并拥有最终决定权。  相似文献   
138.
道德情感在道德生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功能。但是 ,如何正确估价道德情感的作用 ,在中外伦理思想史上却表现出不同的思想主张 ,主要有情感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对立 ,在现代则有法律至上主义的思路。我们分析这些主张和思路 ,对于正确理解道德情感的作用 ,充分估计道德主体的能力保证及其局限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效应  相似文献   
139.
道德与法律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持手段,是所有文明共有的现象,两者既相互渗透,又有差异。道德法律化是古代乃至当今法律实践中经常出现且不断引起纷争的问题。对中国古代道德法律化的表现、本质、利弊的分析,可为完善当今法制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0.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把民族区域自治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使各少数民族成为国家的和自治地方的主人,既能保障各少数民族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又能加速各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在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化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