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0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739篇
劳动科学   37篇
民族学   108篇
人才学   82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2468篇
理论方法论   538篇
综合类   3792篇
社会学   346篇
统计学   66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264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436篇
  2014年   584篇
  2013年   432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420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430篇
  2008年   502篇
  2007年   421篇
  2006年   385篇
  2005年   432篇
  2004年   353篇
  2003年   333篇
  2002年   305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所谓当代的法治,指的是以民主宪政为前提的依法之治、文明之治;而今天的德治,与古代的德治是不同的,它指的是构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培养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指导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作为人民公仆的党政干部的思想,从而真正落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思想道  相似文献   
42.
论"法治"与"德治"精神理念的归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我国法制与道德演化进程的简单描述 ,重点论述了单纯依靠“法治”和“德治”的局限之处以及法、德结合而治的必要性 ,最终以人民群众利益这一“法治”与“德治”的精神内涵为契入点 ,为二者的紧密结合提供了本质依据  相似文献   
43.
为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高校建设也应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并举,这是由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育的目标机制决定的。实现这一治校方略应分别制定举措,并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相似文献   
44.
使用传统的判案理论系统分析了拉伦茨氏的方法论体系。指出,拉伦茨氏方法论的基础是欧洲传统“名判”逻辑,其设定目标乃个案公决。拉伦茨氏强调了法官“续造法”的权力。所续造的“法”不是条法,而是曾经自主运用诸条法的模式,它理应有“现行法”的拘束力。“条法库”的缺漏由审判员以法律运用技术补足。诸准则之不谐或与宪法条法的不谐需赖“法益衡量”调谐。分析结论是,拉伦茨氏片面突出法官的自主地位,其方法论在本质上是现代法治社会一种尚需调制的折衷系统。  相似文献   
45.
社区法治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障。我国社区法治建设已经开始并初见成效。然而有关社区法治建设的基础性、根本性问题尚未解决,社区法治建设应明确社区和社区组织的定位,理顺社区和其他相关主体的关系,实现社区依法自治,建全社区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46.
法家的法治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法家的法治思想尽管和现代的法治思想有原则区别,但它仍有精华部分值得我们汲取,而且,它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47.
董必武是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先驱和奠基人之一,其法治思想经历了萌芽、初步形成到进一步发展的过程,许多内容经得起时间考验和实践验证。但是,由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等因素的影响,他的法治思想带有明显的法律工具主义色彩,没有完全摆脱人治的影响。这为其后继者留下了艰巨的法治建设任务和革故鼎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48.
成熟的市民社会是宪政与法治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民社会孕育了宪政文化,培养了法治精神,形成了社会权力,消解了国家压力。因此,宪政与法治的实现离不开市民社会的培育和成熟。中国历史上缺失市民社会和现实中市民社会不成熟是中国难以实现宪政与法治的根本症结。因此,中国建立宪政之途和走向法治之路就是培育和形成成熟的市民社会。推进经济的市场化,加强政治民主化和权力监督,推动社会利益分散化和利益多元化,推动思想意识和文化的多样化,这既是为了培育成熟的市民社会,也是在铺垫宪政与法治的基石。  相似文献   
49.
再读沉默权     
近几年来,沉默权制度在我国讨论热烈。然而,我国立法以及司法实践中是否应当确立沉默权制度?笔者试图从宪法和法治理念等视角来分析和阐述沉默权制度在我国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