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87篇
社会学   2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1.
本文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泛读阅读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且详细地从课程的设置、泛读教材的选材、泛读课程的教学方式三方面出发对英语泛读教学进行了探讨。详细的阐述了泛读课程重要性,及其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对泛读教学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2.
西班牙语泛读课程是高校西班牙语本科专业必修课中的主干课程之一,其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包括扩大学生的词汇量、阅读量、阅读面等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达到熟练运用西班牙语的教学目的。而在泛读教学中导入目的语文化,有助于增进学生对西班牙语社会文化的了解,帮助学生克服因缺失对西班牙语文化的了解而产生的目的语文化障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3.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泛读—精读—深读"的任务驱动型教学策略是以扩充阅读量为前提,调动写作兴趣为目标,通过运用一系列的阅读与写作策略,引导学生同文学作品进行深度对话,形成独特体验,并在任务驱动的动态生成中实现教师、学生与多篇文本的沟通,增加学生的文化积累,提升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可根据不同的课型内容,从"主题阅读,横向延伸""支点突破,纵向深拓""知人论诗,观照古今"等几个方面实施该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4.
英语泛读教学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韩莹  李青芮 《职业时空》2010,6(5):143-145
从国内泛读教学理念存在的一些误区出发,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泛读的定义,诠释了泛读的基本含义,分析了泛读教学的意义及其实效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在英语专业低年级《综合英语》课教学中尝试建立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给予必要指导和督促、综合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5.
本文通过对反思性教学的再认识,阐述了反思性教学在英语泛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英语泛读课教学中如何运用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本文描述了“梗概阅读模式”的程序和具体操作步骤,并着重论述了此模式在预科泛读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37.
本文论述了泛读的目的和作用,提出了随机阅读、选择阅读等阅读方法.认为泛读不仅可以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还可以培养语感,从而全面提高英语的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38.
传统的英语泛读教学模式存在各种各样的弊端,本文将以英语阅读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真实的项目任务为载体,结合课本的理论知识以及课堂内外的实际阅读经历,让学生在自我探索和实践中掌握泛读技巧,构建任务型教学模式,通过任务型授课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教师的知识灌输型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9.
基于高职院校英语泛读课的教学现状分析,以构建主义理论、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为理论依据,从课外阅读文库的构建、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综合完善的综合测评体系的建立等三个方面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泛读课自主学习模式,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0.
探讨以课堂讨论及小组讨论为核心的任务教学法用于泛读课的可行性,主要通过师生问答、相互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归纳重、难点,区别主、次信息,联系社会和个人实际进行讨论,交流不同的观点,并交换意见,达成共识.这种方式将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接收信息的能力进行综合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因,并通过人生课题和社会课题的探讨使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对教师职能的转变也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