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1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16篇
丛书文集   163篇
理论方法论   66篇
综合类   348篇
社会学   61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刘亚洲 《领导文萃》2014,(22):109-113
正——甲午战争中国败了,却是凤凰涅槃,一步步走向辉煌;日本胜了,却在胜利中一步步走向灾难一个现代国家与前现代国家的对决,清朝怎么能赢?甲午之败并非海军之败,也非陆军之败,而是国家之败。甲午战争日本的胜利是制度的胜利。大清帝国的失败是制度的失败。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在唤醒了清朝的同时也唤醒了日本。中日两国同时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但两个国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另一个则止于外形。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当饭吃的消化了,强身健  相似文献   
12.
屠雨迅 《领导文萃》2014,(16):76-79
正人们常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然而历史又有太多的偶然性,最高统治者的一念之差往往也能改变历史的走向,以致深刻地影响到当今的世界格局。彼得大帝的非常之举如今,人们只要一提及彼得大帝,就会津津乐道地谈到他的一个非常之举。1697年,25岁的彼得大帝亲自率领一个由200多人组成的使团,考察学习西欧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及行政管理方法。彼得大帝通过历时一年多的实地考察,亲眼看到经过文艺复兴洗礼、走出中世纪黑暗的西欧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而当时  相似文献   
13.
作为继拉铁摩尔的作品之后,西方学术界研究中国边疆史的范式性作品,著名人类学家巴菲尔德教授的《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The Perilous Frontier:Nomadic Empires and China)的中译本①,在经历了三年的修修改改之后,终于定稿付梓了.可以说,这三年的翻译过程,也正是自己在学术和生活上困惑——解索—再困惑—再解索的过程的写照.在翻译之初,我曾写过一篇关于此书的介绍性文章,名为《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边疆史》,发表在《读书》2009年第4期上,引起了大家的一些关注,也顺带激发了自己对于边疆问题更大的兴趣.而如今,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巴菲尔德教授的这部名著的译本上面,作为译者的我感到很高兴,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压力,这种压力既有来自学术上的,也有来自语言上和心态上的.因为按照我所秉持的翻译理念,在外国著作的中译本出来之后,评判权就归到了各位读者的手中,译者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被检视的对象.当然,这种来自读者的检视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也是学术探讨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东西南北》2012,(13):53-55
作为全美的最高奖项,有“美闭舆论界的诺贝尔”之称的普利策新闻奖,自1917年设立以来,一直钟情于将奖项颁给报纸、通讯社等传统媒体。但今年的14个新闻奖项中,传统夺奖大户《华盛顿邮报》《华尔衡口报》等却颗粒无收,而一家网络媒体《赫芬顿邮报》却成为获奖的首家新闻博客网站。同时,作为这家网站的创始人阿丽安娜·赫芬顿的传奇人牛也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作为现代伊朗的前身以及欧亚大路上重要的节点国家,波斯在近代中国知识界受到长期且广泛的关注,尤其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样一个转折的历史阶段,中国近代的波斯认知伴随着中国对自身的认知逐渐生成,并经历了特征鲜明的三个阶段。本文聚焦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国内报刊对波斯的记述,分析中国波斯观念的形成过程如何与当时中国的国内环境与关注议题相契合,从而看中国人如何不断探索属于近代中国自身发展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6.
17.
13世纪横跨欧亚大陆东西方的蒙古帝国是一个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复合型国家,帝国体制内东西方文化进行着盛况空前的交流与融合,蒙古国家维系着亚欧大陆东西方交通的安全与稳定,为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提供了空前有利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8.
何辉 《国际公关》2014,(4):90-91
正孟德斯鸠对中国的认识,集中体现在他那部影响深远的巨著《论法的精神》之中。孟德斯鸠(Montesquieu)生于1689年,卒于1755年。1716年,孟德斯鸠开始担任波尔多高等法院庭长,1728年被接纳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此外,他也是普鲁士王家科学与文学院院士,伦敦王家学会会员。1721年,他出版  相似文献   
19.
邢来顺 《决策探索》2014,(24):84-85
德国是一个后发工业化国家。19世纪30年代,当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接近尾声,法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大规模展开之时,德国才开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步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后发国家,在从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40多年中,通过全面介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迅速由工业化“追随国家”变成了“先锋国家”,完成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不仅确立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城市化进程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到1910年,德国城镇居民已达到全国总人口的60%。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