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87篇 |
免费 | 59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41篇 |
劳动科学 | 8篇 |
民族学 | 154篇 |
人才学 | 61篇 |
人口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743篇 |
理论方法论 | 96篇 |
综合类 | 1817篇 |
社会学 | 208篇 |
统计学 | 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49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121篇 |
2014年 | 252篇 |
2013年 | 188篇 |
2012年 | 256篇 |
2011年 | 272篇 |
2010年 | 276篇 |
2009年 | 255篇 |
2008年 | 279篇 |
2007年 | 229篇 |
2006年 | 166篇 |
2005年 | 166篇 |
2004年 | 118篇 |
2003年 | 114篇 |
2002年 | 99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79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王立群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1):115-122
北宋监本《文选》是宋刻李善注《文选》的第一个定本,该本形成之时对唐抄本《文选》的李善注、旧注都进行了整理.北宋监本整理《文选》旧注有新增、纠谬、补充三种主要方式,但在整理中也产生了讹误、衍文、失注、脱文、粗疏等项失误,北宋监本整理唐抄本《文选》旧注失误的主要原因一是未能广泛搜集李善注诸本,二是校勘草率,因此,对北宋监本《文选》的评价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63.
当回旋管的工作频率提高时,为了增大腔体的半径,通常选择高次模式作为工作模式,这时回旋管中可能存在模式竞争,该文采用线性理论及多模非线性理论分析了所设计的220GHz回旋管振荡器中的模式竞争问题。编制了起振电流和多模非线性注波互作用计算程序,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出每个模式的输出功率对时间的变化情况,验证了回旋管中可能存在的3种平衡状态,证实了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4.
65.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11
中文题名(黑体四号字)作者姓名(楷体五号字)(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政编码)(楷体五号字)摘要(黑体五号字):摘要文字用楷体五号字。关键词(黑体五号字):关键词文字用楷体五号 相似文献
66.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115
中文题名(黑体四号字)作者姓名(楷体五号字)(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政编码)(楷体五号字)摘要(黑体五号字):摘要文字用楷体五号字。关键词(黑体五号字):关键词文字用楷体五号字,分号;分隔。中图分类号: 相似文献
67.
钟维克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4(4)
本文就汉字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客观地对汉字进行评价,对汉字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作了阐述,提出对汉字前途的思考。 相似文献
68.
谭芷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7):219-221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学是意指研究公认的有力武器.符号学的语言教学研究,成为新的观照.语言教学的本质,是语言符号的掌握.语言符号包括语音符号和文字符号.前者是语言的本体,后者是其书面记录.不同符号的教学,通向不同符号系统的建立.中国学生哑巴外语的符号学怪圈,是以文字符号的学习建立语音符号的系统.语言学习首先是口头语言的学习.口头语言的学习即语音符号的学习,其任务在于建立正确而牢固的语音能指,及与其所指的约定关系.必须将课本之书面符号转化为语音符号,在口授中才得完成. 相似文献
69.
胡正武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0(5):50-54
当代出版物文字校勘不受重视,本已是学界同仁所共同谈论的话题.改为电脑排版以后,又出现了相应的新现象、新特点.主要有数字失校、繁简字转换张冠李戴、同(近)音字词混淆、字形相近致误、同音词乱用对成语的重大伤害诸项. 相似文献
70.
冯帆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4):76-77
文学翻译的意义在于文化和艺术的传播,因此文学翻译在进行语言转换的同时,应注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和艺术内涵.文学翻译者在熟练驾驭两国文字的同时,必须具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等有深厚的了解,才能掌握好再创造这个灵魂,把文学翻译变成翻译文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