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2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38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天外村为泰山胜境之一,其开发始于清末农学家范一双.范氏去官寓居泰安后,致力于山田垦种,通过引水灌溉、林木种植、果树栽培等项改革,使瘠土变为沃壤.范一双并将开发经验,编纂为《农桑简要新编》刊刻行世.  相似文献   
102.
清末,范村农撰刊《农桑简要新编》,融入西学观念,注重因地制宜,结合泰山及其周边的农业环境,提出了北方山地传统农业技术与经营的经典模式。泰安历代方志物产记载内容丰富,能够充分展示泰山及周边农业历史概貌,方志农业物产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可以促进泰山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野蚕是泰山山脉别具特色的历史与文化符号,泰山及周边山柞蚕的生产与贸易发展史,深刻影响着泰沂山区经济、社会、民俗、文化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03.
泰山神化现象记录了华夏民族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轨迹,以直观、形象和感悟的思维方式实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层连接,体现了先民处理人的发展与尊重自然的辨证思维等多方面的生态智慧。泰山神化现象内含的生态文化价值,对泰山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和继承发展泰山文化传统等问题都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4.
小松 《百姓生活》2010,(4):29-31
在泰山顶上的医疗救助站,有一对富有爱心的医生夫妇。17年来,他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坚持在泰山顶上守护来自四面八方游客的生命,至今,获得他们救助的各地游客累计达5万多人……  相似文献   
105.
李圆 《金陵瞭望》2010,(24):48-48
8月28日开始.泰山街道在城市社区党总支部全面推行公推直选党组织履行职责报告评议活动,参加活动的有各社区党员、群众代表和社区两代表一委员等。  相似文献   
106.
正2011年8月16日上午10点,泰山中天门。一位年轻后生背着一位老者,沿着陡峭的台阶一步一步艰难地向上攀登。37℃的高温闷热天气,使背着老者的小伙,大汗淋漓,他腰弓成90度,气喘吁吁地踏着台阶缓慢前行。游人见状,纷纷让道,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他们,有的热心出手扶  相似文献   
107.
为繁荣泰安经济,加强本地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建立特色文化,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碑志和大量调研实践,对泰安地区东岳庙会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相对深入的研究。本文认为正是由于古人们对泰山的无比景仰和对东岳大帝、碧霞元君的崇拜,以及历代帝王们在岱庙举行封禅大典的庆典活动、佛道的宗教活动以及民众的朝山进香活动,才在岱庙一带形成了以祭祀活动、贸易活动和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东岳庙会。  相似文献   
108.
诗词     
《山西老年》2008,(5):47-47
  相似文献   
109.
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组成的中华五岳,在五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中从山岳自然崇拜逐步演变为国家祭祀制度以及多种文化的主要载体,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美学价值。其中东岳泰山已于1987年成为  相似文献   
110.
史学界一般把黄帝看作是中原地区的部落首领,把少昊看作是东部地区的部落首领。但本文认为,黄帝出自泰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出自泰山部落集团,也是后来所说的东夷人,是少昊的后人,在向西部的发展扩张中,与炎帝等部落相互融合,主宰了中原地区,形成了华夏民族主体;华夏民族的泰山崇拜,说明其文明一支主干发源于泰山脚下、黄河之边。泰山南麓曲阜这一地带也是我国古文明的摇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