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09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347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91.
晚清时期,日文史书的译介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译介过程中,众多知识分子、文化刊物与机构参与其中,并形成四个特点:翻译活动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地域上呈现两个活动中心;译者在译介过程中的慎重选择性;翻译活动的繁荣呈现短暂性。同时,译介活动还存在两点不足:译介活动的地域发展不均衡、史学理论书籍的翻译数量较少。尽管如此,日文史书的译介依然起到了开拓国民视野、启迪民众思想、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
魏丽明 《南亚研究》2009,(4):127-141
1924年泰戈尔访华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1999年,德里大学“泰戈尔教授”西斯·古马尔·达斯(Sisir Kumar Das)受国际大学之托,整理出版《泰戈尔在中国的讲演》(Rabindranath Tagore:TALKS IN CHINA)一书,为读者提供了泰戈尔1924年在华讲演的详细记录。本文对此书加以文本细读,重新反思泰戈尔访华的意义,并认为这一历史事件透视出当时中国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复杂心理,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投射,以及当时中国思想界对待外来文化时的偏颇。  相似文献   
93.
王鸿博 《南亚研究》2009,(2):151-159
殖民地时期的印度法律是英国法律与印度传统宗教法及地方习惯相冲突和妥协的产物。泰戈尔的短篇小说《原来如此》生动地描绘了这一法律移植过程中,印度教种姓社会内部出现的危机,农民和低等种姓在新土地法的规定下面临的生存压力。通过小说中对两代婆罗门地主形象的描写,泰戈尔运用“不可靠叙述”和颇具象征意义的场景描写,表示了对印度法律改革的忧虑与思索。  相似文献   
94.
严复和鲁迅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具有“译介救国,开启民智”理想的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文章运用翻译目的论理论分析归纳了他们在翻译观上的相同点:在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上的选择都是有目的的且目的是相同的,即二人的翻译意图是相同的。然后,从他们的翻译观中得出对当代中国翻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95.
泰戈尔笔下中国形象的生成和演变,可概括为想象中国、阅读中国、展望中国几个大的过程。来中国之前,泰戈尔根据间接了解,既对想象中“富丽的天朝”之古代中国形象寄予了热切向往,又对近代以来“含泪的中国”的命运寄予了深切同情。以来华后的所见所闻为基础,泰戈尔对中国这一巨大文本进行了现实阅读和接受,有对自然风物较为客观的描述,有对中国这一人文乌托邦的钦羡和赞美,也有对处于现代转型期中国的洞见与误读。在欣喜与落寞的双重心境下,泰戈尔对中国的未来进行了倾情展望。  相似文献   
96.
西方原型理论在中国的传播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原型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国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其传播至今还在进行。根据相关资料的统计数字和具体内容分析显示,原型理论的传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86-1989年间宏观译介的认知期,20世纪90年代暂时衰微的内化期,21世纪以来批评创新的发展期。  相似文献   
97.
泰戈尔是印度现代伟大的诗人、文学家和哲学家 ,故印度人尊称他为“诗哲”。泰戈尔一生写了大量的诗歌、小说、散文和哲学著作。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 ,他还创造了一个别具特色的哲学思想体系。这个体系容括了他的宇宙观、人生观、宗教观、真理观、美学观和社会观等。他那充满人道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伟大情怀和崇高思想 ,不仅鼓舞着印度人民 ,而且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泰戈尔的思想 ,源于三个方面 :一、印度古代奥义书和吠檀多哲学。他早年受到的教育和生活环境在他的心灵中播下了印度古代哲学的种子 ,奥义书与吠…  相似文献   
98.
石韬 《领导广角》2000,(9):61-61
完美的人生是什么,印度诗人泰戈尔云: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相似文献   
99.
思政类作品翻译是传播中国政治文化和改革成就、塑造中国良好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翻译改写理论是以文化翻译为主要内容的翻译理论,在思政类作品跨文化翻译中,可以借鉴翻译改写理论及其方法框架,从意识形态、诗学规范、译介方式等方面建构中国特色的翻译策略,推动中国思政类作品“走出去”。  相似文献   
100.
《诗经》是中华文化的珍宝,位列《五经》之首。迄今为止,《诗经》的英译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了。文章对国内外《诗经》英语译介研究现状进行了历时性考察以及当前《诗经》英语译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未来《诗经》英语译介研究进行了展望。针对当前《诗经》英语译介研究重视程度不够、视野相对狭窄、译介史缺乏等问题,指出未来研究应当把《诗经》英语译介研究与国家战略相融合,推进跨学科研究,开展系统的译介史研究,以提高《诗经》英语译介的科学化水平,达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