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7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172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507篇
社会学   74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41.
福克纳的许多作品都是对其早期发表的短篇小说进行二次修改而成的,这是福克纳创作生涯中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在其短篇小说《熊》的基础上,福克纳经大量修改和扩充完成了中篇小说《熊》的创作,从而实现了作品主题思想的巨大升华与超越。从《熊》的两个版本的对比中,我们洞见到了福克纳的创作动机,考察到了作者在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的背后更深层的思想嬗变。较之同名短篇小说,中篇小说《熊》不仅赋予荒野与文明以善恶对立的道德内涵,还试图据此为美国南方种族制度的痼疾和生态危机寻觅出路,表现了作家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与生态伦理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42.
143.
在前人著录、评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审定了《鬻子》学术价值:在学术渊源流派上,肯定《鬻子》为道家著作。在文献学上,肯定《鬻子》内容可信。在地缘关系上,认为《鬻子》为楚学、湘学的重要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144.
楚国早期共有15位国君,值得研究的重要楚君有熊绎和熊渠等。熊绎是楚国正式受封之君,他的主要贡献是受封立国和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事迹。熊绎受封立国是楚国建立的标志。熊渠时期开始了楚国武力开疆拓土,实现了由被动挨打到主动征伐的转变。熊渠封子为王显示要超越北方周天子的愿望,为以后楚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5.
":取象"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重要特点之一,语言"取象"是汉语的重要特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了解和运用汉语的"取象"特点。汉字教学要与"取象"结合,汉字大多是形象或形象的组合,利用汉字的表意性帮助理解汉语的字义。词汇教学可以采用构词取象分析法、词义引申取象分析法等,培养汉语学习者理解和适应汉语词义引申规律。进行语法教学要运用"取象"特点,体会和掌握汉语用具象表示抽象的组合规律。  相似文献   
146.
两宋时期,由于救济资源过度集中于城市的缘故,给乡村的社会保障带来许多困难。为此,董煟提出了许多富于建设性的思路,包括在乡村设仓,以解决运输问题;加强管理,以杜绝里正舞弊问题;市场导向,发挥经济规律以达到平抑粮价的作用。总体而言,以董煟《救荒活民书》为代表的宋朝乡村社会保障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乡村社会保障对农民的救济,确保乡村社会稳定与农业生产延续;二是通过劝分等方式,动员民间力量参与乡村社会保障,以补充政府保障的不足;三是发挥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不抑价、禁遏籴,在不使用强制措施的情况下使粮价保持平稳。尽管宋朝乡村社会保障的实际情况并不如意,但董煟《救荒活民书》中提出的解决乡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路,以及所反映出的对乡村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视,对此后元明清三代乡村社会保障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7.
受魏晋玄学思潮影响,谢灵运在《山居赋序》中提出的"去饰取素"与其赋序中同时提到的"意实言表"、"遗迹索意"一样具有浓厚的玄学色彩,其内涵复杂微妙。总体风格上的"废张、左之艳辞"而取"朴素自然"是其表层含义;审美鉴赏上的"超越辞藻形式"而取"心境的素朴"是其深层含义。大谢归隐始宁而玄佛仙兼融的心灵世界又丰富了"去饰取素"的玄理内涵,也使《山居赋》的玄理指向有别于西晋以来的其他玄言赋。  相似文献   
148.
苏轼词作的出现,使得中国诗歌史上有了“婉约”和“豪放”两种词风。唐五代乃至宋初,词被视为“小技”,而苏轼在“以诗为词”的泛文学观念引导下,完成了在词前添加小序、以词人性情为始归、冲破词须协律的限制,使词具备了创作主体特殊的情感特征。他在词的创作中不仅运用诗、文、史,而且使词能够与诗、文表现相同内容,从而使得词体日尊。清代叶燮,作为一位诗歌理论批评家,在《原诗》中提出作家进行艺术创造的主观条件,即才、胆、识、力理论,而且认为只有四者交相为济,方可使人登作者之坛。  相似文献   
149.
稀土离子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稀土离子(La^3+、Nd^3+、Sm^3+、Gd^3+和Y^3+)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稀土离子对纤维素酶的作用效果取决于稀土浓度.低浓度的稀土离子对纤维素酶有激活作用,而高浓度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2)稀土离子Nd^3+对纤维素酶的激活作用最为显著,其最佳激活浓度为1×10^-9~1×10^-7g/L,可提高滤纸酶活约25.92%,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约175.8%,纤维二糖酶活约33.82%.  相似文献   
150.
中华传统无神论与西方理性主义有神论判若天渊,二者之间形成的对照凸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和合精神,并使中华和合无神论这一范畴的提出得以可能;儒家重生活、道家(道教)重生命、佛教禅宗重自力是中华和合无神论的具体特征和表现;中华和合无神论作为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维护中华文化、文明的一脉相承和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