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7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172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507篇
社会学   74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论“诚斋体”对南宋诗风的转关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万里是宋代诗坛扭转风气的诗人,其“诚斋体”是建立在对“江西诗派”批判基础之上的一种崭新诗体。它“新”“奇”“活”“快”的诗歌特色及“向自然和生活要诗”的诗歌创作途径极大地影响了南宋诗坛,为南宋诗歌迅速摆脱“江西诗派”的诗风笼罩,走向现实人生起了关键作用。由于他早年学习“江西诗派”,所以“诚斋体”对它的反拨也就格外的明显,特征也就格外地突出,在诗坛上的地位和作用也就尤为独到。  相似文献   
872.
邓乐群 《船山学刊》2003,(1):158-159
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文明复兴的伟大世纪。中华文明的复兴离不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船山学研究乘文明复兴之潮,渐进佳境。  相似文献   
873.
意象批评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语用环境中,批评话语所传达的意义不是话语中使用的词汇本身的意义,而是这些词语组成的“意象”所蕴涵的内在意蕴。意象批评法按照如下思维路径逐步得到确立:首先是由玄言思辩所促动的“言意之辨”与“象”的提出,然后是由于佛学浸淫而在文学思维中形成的“物—心志—物象”主体融入模式,最后是“取境”思维导致的语用学意义上的“意象”运用。  相似文献   
874.
萧兵 《云梦学刊》2004,25(6):5-6
《楚辞·天问》,表面看,未解者无多;其实难题还不少,解而不确、论而无证者尤多。“焉有虬龙,负熊以游”,以问伯鲧沉渊化熊事,可能较大。夏禹变成黄龙由化熊的伯鲧腹中剖裂而出,旋即将“熊体”(鲧尸)“负”出水面,一起回归江海,自由翔游———象征其生命与事业之生生不已。在“宇宙生命一体化”的观念支配之下,神话思维以为万物皆可随机转化,不但人与兽可以互变,动植之间,鸟兽之间,有生无生之间,也能相互变化。鲧禹都曾化熊、化龙,熊、龙可以混形,龙、鱼也能互渗。红山文化的玉制“熊首蜷龙”或“蚕龙”,即可为证。  相似文献   
875.
廖宇 《重庆社会科学》2007,(8):48-50,59
"言意之辨"是关于魏晋玄学的一个主要议题。本文着重以象为中心,在易学发展的体系内来谈言、象、意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而试论其对中国艺术创作和艺术品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876.
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的主要原则--辩论主义,通过当事人对立性的诉讼行为--攻击防御得以实现.攻击防御反映了民事诉讼的内在本质和客观需求,体现了对当事入主体性的尊重和程序保障的价值取向.攻击防御理论的要旨可以为我国改革中的民事诉讼制度实践所借鉴.  相似文献   
877.
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小分子二元胆甾相液晶,并对其光学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液晶有明显的选择反射现象,加热温度在170℃、180℃、190℃时,其正反射中心波长分别为513nm、493nm和475nm。温度升高液晶的螺距变短,从而引起反射中心波长缩短;入射角变化对反射中心波长也有较大的影响,当入射角增大30°时,加热温度在170℃和190℃的反射中心波长相对于正反射分别缩短42nm和37nm。此外,在距反射峰中心波长20nm处测到940°/mm的巨大旋光率。此种材料可用于显示、手性光学器件及负折射率材料研究等领域。  相似文献   
878.
中国古代小说长于运用比喻来描写人物形体的某些部位,这种符号化的描写久历流变仍保持着相对稳定性."物喻"意象的选择既具有包囊宇宙天象地貌的开放性,又有暗示某种力征或美质的定向性.其中,男性躯体描写的动物化倾向与女性仪容描写的植物化以及食物化倾向,是"英雄壮貌"与"美女柔形"等传统文化渗透的必然结果.归根结底,中国古代小说这种人体描写的"物喻"特征来自原始性的"隐喻"思维.这种隐喻思维化育成后世的"观物取象"意识,对"物喻"式写人传统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879.
"取意"是《华严大疏钞》等华严一系的佛典注疏中经常使用的词语,其字面意思是"采取其意",往往和各种动词搭配,表示对经文大意的概括。通过对"孟夏月"、《金刚经》"六喻"、"船师"等具体译例的考察,本文认为"取意译"是指根据原文大意进行翻译,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意译。类似的表达方式还有"会意译",即在汇通原文大意的基础上进行翻译。和"取意译"("会意译")相对的翻译方法被注者称为"敌对翻(译)"。这里的"敌对"取其本意"对等","敌对翻"的意思就是"对等的翻译",相当于直译。不过翻译的"对等"并没有统一标准,被不空视为"敌对翻"的做法,在良贲看来便成了"会意译",这是因为他们采用了不同的意义单位作为衡量"对等"的标准。"敌对翻"在不同的翻译语境中可以指向不同层级的意义单位,但强调译出语文本和译入语文本在同一层级保持语义对等则是其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880.
南朝任昉《述异记》中记述的"盘古国",应是岭南历史上越人建立的古国之一.往昔学者对任昉《述异记》中说的"盘古国",多是从"神话盘古国"的角度来研究,未有人从"历史盘古国"的角度来探讨.笔者经过对相关材料的分析以为,盘古国与苍梧国一样,是岭南越人建立的众多古国之一,是盘古国民众最早创造了盘古神话,其神话来源于他们生活经历的回忆."洪水遗民"是盘古神话的核心内容,是发生在最后冰川期洪水泛滥成灾的历史回放;神话中的"垂死化生"应是岭南越人"碎胎化生"、"吃人葬骨,灵魂再生"观念的反映.考古发现的"肢解葬",应是"吃人葬骨"之俗的具体表现.《述异记》中所指的盘古国不是苗瑶族所建,而是岭南的原住民族越人及其先民所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