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3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3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25篇
理论方法论   142篇
综合类   1246篇
社会学   72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陆敏珍 《浙江社会科学》2012,(8):124-130,159
郑伯熊是叶适所构建的永嘉学传人之一,并自此开始成为历代永嘉之学传承谱系中的关键人物。人们很少去追问这一历史人物是否足以符合学谱系的构建需求。为了理解叶适之所以要标举郑伯熊这样一个人物,我们需要通过叶适来观察郑伯熊,以此体会叶适构建该人物时的依据与想法。叶适在叙述郑伯熊时所预构的人物类型、后人对郑伯熊的师承与个人行为有意识地进行地方化确认,以及叶适所提炼出的郑伯熊的思想主旨,最终使其成为永嘉学人物传承谱系中的重要一员。同时,区域性学构建中所包含着的地方认同和价值偏向也定义出了永嘉学。  相似文献   
22.
刘坡 《殷都学刊》2012,(1):62-67
明代前七子成员主要有四杰、七子、七才子、十才子等并称,由这些并称可知前七子以四杰为中坚,其中李梦阳、何景明为首,边贡、徐祯卿次之,其他皆为羽翼。而前七子的形成可以说是一个其他成员向李梦阳聚拢,与其交接,彼此影响的过程,因此以其领袖之一何景明和七子中最后登场的徐祯卿的加入为关键点,通过对大量第一手资料的考察得出前七子初步形成于弘治十六年(1503),最终形成于弘治十八年(1505)。  相似文献   
23.
张越 《学术研究》2008,(2):111-115
顾颉刚将古史讨论的文章和信函汇集成册出版,并命名其书为<古吏辨>."辨"与"辩"在当时通用为"辨",<古史辨>之"辨"的意图在于辨别古史真伪,并非是一本简单的辩论文集,其实际涵义即为"辨"."古史辨"自身的"学"特征并不十分明显,顾颉刚也从来没有将怀疑作为他疑古学说和疑古辨伪研究的终极目标.设若仅以"怀疑"为特征看待"古史辨"学人.则这样的"古史辨"者几乎找不出来."古史辨"作为一个学术思潮确然存在.但是"古史辨"在现代学术史上更多的是一种学术现象.如果以通常意义上的"学"概念冠之,可能并不准确和全面.  相似文献   
24.
曹秀兰 《晋阳学刊》2008,(4):121-122
曹溶(1613—1685),字洁躬,一字鉴躬,号秋岳,一号倦圃,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初著名词人,有《静惕堂词》一卷。清人谢章铤在《赌棋山庄词话》续编三中说:“国初……长短句……倦圃领袖一时”,评价甚高。邓之诚说:“溶填词最负盛名。”朱彝尊认为“数十年来,浙西填词者,家白石而户玉田,舂容大雅,风气之变,实由先生”,把曹溶作为浙西词的“先河”。曹溶以其创作成就,对清词的中兴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提倡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5.
迄今为止 ,学术界对于异体字的定义 ,尚存在着一定的分歧 ,归纳起来 ,大致可以分成两 :一是狭义 ;一是广义。从整理异体字的实践来看 ,我们认为广义的观点更有其现实意义。此外 ,本文在此还将讨论与异体字的定义相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6.
钱锺书谈论中国古典诗文之时,多联系西方文学,尤其是讨论“学人之诗”时与之并提比较多的是英国的玄学诗歌,从物象与理趣、诗歌风格、修辞等方面做了细致的比照分析.“学人之诗”与玄学诗歌并不对等,但从作品和作家分析确实存在相似之处,而这正是钱锺书讨论的一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27.
通过词体观、新变观与南北宋之宗三方面的比较,可以发现曹溶、顾贞观与朱彝尊的词论,在强调词体的抒情特性方面三人观点较为一致。三人最大的分歧在于曹溶、顾贞观提倡性灵,而朱彝尊独尊南宋姜张的醇雅风格:曹浴、顾贞观学词偏向北宋,朱彝尊主张学南未。三人的创作实践与理论不一致,朱彝尊词学观前后变化较大,受曹溶影响仅在其词学的前期,曹溶词学对浙西词理论没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本文依《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中的止观要义而作诠释分析。毘钵舍那与奢摩他有共通性与差异性。共通性在于,两者都能因专注于所缘境而得三昧,证身心轻安;差异性则在于对此所缘境的有分别作意与无分别作意。禅者不但要修止,也要修观。修止可以得定,也可以打下修观的基础。慧证来自修观,必须修观方能得慧。但倘若没有修止工夫,那么观力是十分微弱的,无法达到对法(实相)的胜解(印证)。反之,倘若行者不先行于十二分教闻思熏修,系念法义,而只是一味锁定所缘境而修止,那么即使止成就而映现定中影像,依然无法印证实相。初期瑜伽行的禅观学理,还是十足的定慧综合修行观,从头到尾紧扣佛陀的十二分教,作为修习止观的基础。若配合《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以观,这可区分出四种所缘境事:以契经的蕴、处、缘起等相应教,作为善巧所缘的范畴;当然还可依于对治麤重烦恼的需要而修净行所缘;修止不脱此诸范畴,是为事边际所缘境事,修观亦然;因圆而果满,止观成就的境地,就是所作成办所缘境事。这正是不共世间的出世道净惑所缘境事。这完全符应《杂阿含经》中定慧综合的禅观教学,也是七觉分的完满开展。  相似文献   
29.
18世纪后期。英国福音提出了关于城市、乡村、家庭及妇女地位等方面的思想理念.并且试图将这些思想理念付诸实践。他们的思想和实践不仅对英国社会各阶昙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而且也是一部分中产阶级人士向郊区迁移的重要动因之一。福音在实践中创建了早期郊区.而且对18世纪后期英国城市郊区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