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72篇 |
免费 | 174篇 |
国内免费 | 6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47篇 |
劳动科学 | 72篇 |
民族学 | 51篇 |
人才学 | 50篇 |
人口学 | 16篇 |
丛书文集 | 1689篇 |
理论方法论 | 332篇 |
综合类 | 3422篇 |
社会学 | 265篇 |
统计学 | 1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5篇 |
2023年 | 214篇 |
2022年 | 238篇 |
2021年 | 253篇 |
2020年 | 255篇 |
2019年 | 221篇 |
2018年 | 96篇 |
2017年 | 171篇 |
2016年 | 176篇 |
2015年 | 257篇 |
2014年 | 451篇 |
2013年 | 302篇 |
2012年 | 353篇 |
2011年 | 415篇 |
2010年 | 358篇 |
2009年 | 411篇 |
2008年 | 439篇 |
2007年 | 348篇 |
2006年 | 314篇 |
2005年 | 306篇 |
2004年 | 224篇 |
2003年 | 204篇 |
2002年 | 143篇 |
2001年 | 138篇 |
2000年 | 92篇 |
1999年 | 53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当代中国刑事审判权主体的行为表现出现代性与传统性交错的特征。一方面 :刑事审判权主体中立性获得一定的制度保障 ;刑事诉讼制度为刑事审判权主体提供了一定的与其他诉讼主体进行“交涉”的空间 ;公开性也成为刑事审判权主体的基本行为特征 ;刑事审判权主体行为已具有基本的规范性。另一方面 :刑事审判权主体自主性欠缺 ,仍存在审判行为行政化倾向 ;隐形程序的暗箱操作使刑事审判权主体行为形式上的交涉性和公开性受到损害 ,导致刑事审判权主体行为规范性降低。当代刑事审判权主体行为传统性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如下方面的影响 :程序观念淡薄 ;权利观念的缺失 ;伦理法对程序的腐蚀 ;集权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73.
劳动工资债权优先受偿效力是指法律直接规定的劳动者享有的工资债权就债务人的全部财产的价值优先受偿的效力。且这种效力十分强大 ,甚至可对抗担保物权。我国立法应明确规定劳动工资债权对担保物权的优先性。 相似文献
74.
75.
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政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调解制度的分析通常是法律文化分析的路径,本文突出政治的视角对传统中国的调解制度进行解析。调解制度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与中国采用“世袭官僚”制的政治体制、中国乡村社会皇权与绅权互动的“双轨政治”、“重刑轻民”的司法制度以及法官具有“从中间人、调解人、仲裁人到法官”的一个连续体中的多重角色和宽泛的职权范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6.
77.
采用案例分析方法探讨企业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及处理。研究表明,只有企业分配取得的碳排放权多余或不足时才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影响,因此合理利用碳排放权进行碳排放对于企业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8.
张斌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40-44
新刑诉法通过强化庭审法官主导地位、恢复卷宗移送方式和边缘化辩护职能等方式,朝着审问模式回归,然而在庭审制度上确向控辩模式演变。进退之间使人对法官能否保持中立、检察官能否履行客观义、辩护人能否有效辩护产生质疑。应避免法官庭前预断、建立判决理由论证制度来确保法官中立;构建证据展示制度、赋予检察官变更指控权、建立违反客观义务的制裁措施来明确检察官客观义务;扩大指定辩护范围、提升辩护能力、建立无效辩护制度,促进辩护律师尽职尽责来注重有效辩护,进而完善新刑诉法确立的庭审模式。 相似文献
79.
量刑建议权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冀祥德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7(3):286-290
量刑建议权是一种基于刑罚请求权的司法请求权,是公诉权的下位权能。合宪性与合法性、法的发展、人权保障以及现代刑事诉讼原理是量刑建议权的理论基础。量刑建议权的本体价值是实现刑事诉讼价值目标的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目的价值是追求诉讼经济与司法效率。 相似文献
80.
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中政策权利的法律归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25-39
农村集体土地的"三权分置"政策施行的实然性并不意味着法理上的应然性,既有"三权分置"的政策制度缺乏演变为法律制度的合理性,理论上也没有达成"三权分置"权能配置的基本共识。究其根源,乃在于"三权分置"存在政策上与法律上不同的解读路径。事实上,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演化过程中,已经形成路径依赖。为了避免"三权分置"政策在路径依赖中形成"路径封锁",我们不应当企图在"两权分离"的基础上展开有关承包权和经营权的立法设计,而要从法律自身逻辑体系之中寻求适当的路径。遵循民商合一的基本理念、团体主义的方法论以及"所有权-用益物权"的物权体系,再解读"三权分置"政策,"三权"应为所有权、成员权、用益物权。就法律结构而言,"三权"在民法典中应表达为财产权,在物权编之中则表达为"所有权(成员权)——用益物权"。现行《物权法》中有少许成员权的规则,但仅关注到成员权的一般规则并存在权利错位与缺失。因此,法律上还应当重点确定承包权等特殊成员权的基本规则。同时,承包权回归为成员权,也意味着土地承包经营权还原为经营权。基于经营权客体的特殊性,经营权的法律制度设置应当遵循集体经济组织监控的前提,反映到经营权基本规则的设计上,即表现为经营权的设立、变更和消灭需要取得集体经济组织的同意(或备案),方能依法登记产生物权效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