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1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222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088篇
人才学   39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857篇
理论方法论   377篇
综合类   2490篇
社会学   211篇
统计学   7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531篇
  2011年   451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兔儿果 《新少年》2021,(3):32-35
如果要票选"最受欢迎的海洋动物",那海豚一定榜上有名。看起来总是笑盈盈的,还温和可爱,说它们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普遍喜爱也不为过。可是,摘掉"微笑""友善"这些标签,作为动物本身,海豚也有很多值得了解的地方。  相似文献   
82.
83.
84.
历史上沿海地区形成的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当前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价值,需要立足现实需求进行价值解读与价值体系构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构建可遵循三层价值生成逻辑:基础价值是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客观存在的价值,是核心价值产生的前提,由本体价值和空间价值组成。本体价值包括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空间价值包括本源性价值和空间延伸价值。核心价值是在海洋强国建设的现实需求与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价值的对接中生成的,包括证史价值、文化认同价值、和平发展价值、正名价值、教育价值和创意价值。核心价值的实现既要重视单个或部分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体现出的典型价值,又要重视全部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体现出的整体价值。  相似文献   
85.
86.
本文概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人类学研究范式转型中兴起的象征人类学研究,界定了"象征"和"意义"对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性,结合具体的人物和情境讨论了人类学象征研究的思想来源和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87.
钟焓 《文史哲》2022,(2):60-76+166
近年来,国外某些藏学研究者以藏族与蒙古族具有共同宗教信仰为由,提出所谓“西藏佛教世界”共同体的理论假说。然而,通过引入历史人类学的观察视角以分析发掘民间口碑材料中承载的历史信息,再将之与传世文献提供的历史背景结合互证,所得出的结论足以揭示上述理论模式实际上无法解释蒙藏民族在清代经历的复杂历史进程,因而步入历史解释的误区。  相似文献   
88.
89.
本文以谷苞先生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的卓尼藏区调查为中心,重点分析了谷苞先生对边疆经济问题的研究。谷苞先生的经济人类学思想从云南魁阁时期开始逐步形成,他对呈贡化城乡的公共组织的分析为他后来在卓尼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学理基础。在卓尼研究当中,谷苞先生采用了和其他魁阁成员完全不同的理论进路,更加集中于经济制度与地方政体及社会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对谷苞先生藏区研究学术史的回顾,本文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在近代经历了一个内部多元政体的复杂互动过程,土地的政治和经济双重面相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从对田野考察的回顾和分析入手,阐述了人类学方法论问题。围绕采风、访谈及参与观察和生命内省等不同方法、路径的比较展开,讨论了作为知识、思想和方法的人类学异同。指出在具体的方法上,观察、理解、描述是有限的,如果不能超越这些局限,就不能真正地了解世界,也就不能真正地了解生命。所以人类学的目标不是追求自封的、客观的科学主义真理,而是对包括研究者自身在内的生命感知与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