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海登·怀特的历史阐释理论虽然是一种相对主义,但他的相对主义是一种有边界的相对主义,这个边界就是他承认历史阐释的相对性要受制于历史事件本身的客观性,以及人类基于是非善恶而形成的道德价值底线。他承认历史事实,进而认为历史事实本身能够限定历史叙事的情节建构模式。可以说,怀特不同于完全否认历史事实存在的极端虚无主义者,也不同于认为对历史事件可以随意阐释、没有限制和底线的绝对的相对主义者。  相似文献   
22.
米歇尔·福柯对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后结构主义"考古"式历史研究启示怀特采用形式主义方法将历史归结为一种历史修辞,具体体现为:福柯关注历史中的断裂,这启发了怀特将历史视为充满了预构的诗意;怀特从深层借鉴福柯的话语分析对历史进行理性阐释;福柯的四种认识型明显影响了怀特提出的历史编撰学的四种喻体模式.二者从不同侧面论证了虚构在历史建构中的作用,共同摧毁了历史客观性的神话.  相似文献   
23.
章学诚与海登·怀特文史观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样是探讨历史的书写问题,中国乾嘉时代的章学诚与当代的新历史主义学者海登.怀特都将目光聚焦于文学和历史的关系上。前者提出以文济史的治史方法,后者构建了一整套后现代历史叙事理论。两者的观点有着相似之处,又有着根植于不同文化、传统与时代背景的根本性差异。文章通过对两种文史观的比较,揭示了它们的异同,并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4.
作为近代一个独特的商人群体,买办具有独特的言说价值。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学者对于这一群体予以了充分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在当今社会,人们"读"历史的时间在减少,而"看"历史的时间有所增加,影视作品逐渐成为言说买办历史的全新方式。作为一个高度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影视对买办题材的选择既取决于这一社会群体的言说价值,又与观众的需求和创作者的经验密不可分。为了给观众提供一套"看"历史的方法,创作者需要精心编织视觉的符码构建买办形象,制造围绕他们所产生的戏剧冲突。相对于其他再现买办历史的文本,影视作品所具有的优势和局限都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5.
众所周知,尼采在哲学史上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对这样一位哲学家的研究已经有许多.海登·怀特作为历史哲学家,他从历史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尼采的哲学思想.本文就怀特在他的《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一书中尼采的历史哲学思想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6.
海登·怀特主导了历史哲学语言学转向,其实质是把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嫁接到历史哲学中,历史的客观性、规律性因而大受损伤.在语言学转向这一视域下,马克思首先对历史进行了诗性预构,之后又进行情节化解释、形式论证式解释和意识形态蕴含式解释.在语言学转向的冲击和挑战下,就需要重释并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7.
王晴佳 《北方论丛》2020,(2):103-114
作为名闻遐迩的当代史学思想家,海登·怀特在最近二十年来已经引起了史学界许多人的注意,中文学界也不例外,但现有的著作比较侧重分析他的论著,特别是《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的内容及其影响。其实,怀特的治史路径有着几个明显的转折——怀特并不是一开始就想成为一个史学理论家,而是想成为一个"正宗"的史学家,但他自学生时代起,又受到老师威廉·博森布洛克的影响,寻求一个经世致用的理想。他的这一追求称得上一以贯之、始终不渝。怀特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史学理论,通过历史书写中"叙述"的功用,写作包括《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在内的许多论著,为的是实践这一理想,让历史研究与社会现实形成积极的互动。而到了晚年,怀特又探讨超越"叙述"的新路径,以求历史学展现"实用的过去"。怀特的思想遗产既在于他所提出的理论,亦在于他在革新历史学性质、观念和方法上所做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8.
29.
海登·怀特后现代史学理论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一个新版本。它强调历史叙事的“诗性”,抹煞历史客观与文学虚构之间的区别,以历史叙事中的主观性来取代和否定历史的客观性,挑战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通过剖析该理论可以得出结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必须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对西方学术成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