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69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海防建设经费筹措是晚清政府的重要任务.中法战争以前为广东近代海防的初创时期,开始购买铁甲舰和修建新式炮台,海防主要依靠自行筹款,获得的中央经费仅有粤海关每月拨银2万两;中法战争至两广总督张之洞离任前为广东海防的快速发展阶段,通过借洋债迫使清廷允许广东截留洋药厘捐和开办闱姓赌税,同时广东与户部对各类捐输展开争夺,广东利用战时体制获得捐输的支配权.从晚清广东海防经费的筹措过程可以看出,广东督抚不断通过寻找新财源、请求截留京协饷等方式建设本省海防,为了应付国防事务,战时状态下在中央与广东互相妥协的过程中,广东获得更大的财政支配权.  相似文献   
53.
李鸿章不仅是晚清倡导海军建设的主要人物之一,而且是北洋海军的创建者。在北洋海军筹办过程中,李鸿章不顾顽固派大臣的反对,坚持己见,力排众议,积极营建海军基地,多方购买舰炮,培养海军人才,为北洋海军成军做了大量实际的和开拓性工作,推进了中国近代海军建设,使北洋海军的实力跃居亚洲第一。在当时它不仅增强了中国海防力量,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遏止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推迟了日本侵略中国战争的发生,并在甲午战争期间为防御和抗击日本的侵略发挥了一定作用。对此,应该给予基本肯定。  相似文献   
54.
论大鹏所城的建筑文化价值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鹏所城作为我国古代东南沿海地区海防卫所城池的典型代表,选址随形就势,将儒家强调的礼制建筑巧妙地安排在城池建设之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城池规划思想、古建筑文化和传统城市营建制度,表现出建筑与文化、政治、军事之间有机融合的特征.所城的海防军事防御作用虽不复存在,但是所城及其建筑作为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宝贵的文化资源则具有重要的建筑文化价值.保护是维系古城个性与特征的基础,基于大鹏所城的发展脉络,古城应作为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保护与利用,以军事防御工程体系为主线,通过规划整治,依托"山、海、古城"格局,开发建设具有观光、生态旅游、科普及爱国教育等多功能综合旅游区,把优秀的建筑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城市建设之中,以实现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5.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苏勇军副教授撰,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在沿海七省处于南北之中的浙江,其海上防务曾是明代的重点防御区域。明代浙东海防战略地位的突出,主要是由其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等因素促成的。恰如明人谢杰指出:"夫浙东地形突出海中,故为贼所必犯;浙西虽涉里海,而豪华财帛之府,尤为贼所垂涎。"该著依据明清时期保留下来的原始史料及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对明代浙东海防缘起、海防建设及其发展脉络、海防内在特质以及  相似文献   
56.
易明 《北京纪事》2015,(7):79-81
从福建省会福州去我的家乡连江,过去常走的是沿闽江下游的国道,慢悠悠地颠簸一个半小时,可以眺望近代史上非常有名的马江,它是闽江的开阔地带.路上会经过两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侨乡,一个属于福州市的亭江镇和一个属于连江县的琯头镇,倒退30年都是海防前线,也是国内偷渡海外人群最多的几个地方.这里的路越修越宽,两边的房子越建越好,可乡村的守望者几乎就剩下"老弱病残"了.  相似文献   
57.
《社科纵横》2016,(12):16-18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给新形势下边海防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构筑总体安全、开放有序、睦邻友好、多维战略与其相适应的边海防,为实现"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58.
边塞诗一向被认为是属于盛唐的一个题材.而明代的边防诗,则可以看作是边塞诗在新形势下的延续和发展.明代的边防诗有两个系列.一是关于北部边防的边塞诗,一是关于东南沿海的海防诗.前者基本上沿袭了唐代边塞诗的传统;后者则在唐人边塞诗外另辟一境,更具新意,同样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同样写战斗,却更多地带有海风和里巷的气息,直开唐代边塞诗未有之意境,构成明诗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59.
晚清海防是以维护政治稳定和本土安全为目标,其得失成败与地方督抚海防思想和实践密切相关。晚清重臣刘坤一海防思想和实践在海防近代化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其海防思想经历了萌芽于江西巡抚时期、形成于两广总督时期、完善于三督两江时期的嬗变历程,其海防实践聚焦于练兵、培养人才、造船、制器及筹饷等方面,其海防思想和实践体现了海防目标的变化性、海防建设的务实性及海防策略的多样性等特点。刘坤一海防思想和实践的时代局限性是:"夷夏之辨"等传统观念制约其认识列强的深刻性和效法西学的彻底性;南北洋集团之间的矛盾制约其南洋海防事业的发展并使得南北洋海军难以真正形成合力;地方缺乏独立的人事权、财政权及军权使其许多海防思想难以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60.
陈相灵 《南都学坛》2008,28(1):41-44
海防思想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政治、经济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古近代中西方对海洋的认识,反差较大。中国传统海防思想的演变主要表现在海上征服与威慑思想,海禁思想,海岸歼敌的思想,筹建近代海军、师敌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