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58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131篇
管理学   1863篇
劳动科学   59篇
民族学   127篇
人才学   169篇
人口学   47篇
丛书文集   1980篇
理论方法论   380篇
综合类   7354篇
社会学   943篇
统计学   321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298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46篇
  2016年   316篇
  2015年   442篇
  2014年   971篇
  2013年   825篇
  2012年   1082篇
  2011年   1108篇
  2010年   1039篇
  2009年   1018篇
  2008年   1109篇
  2007年   770篇
  2006年   573篇
  2005年   522篇
  2004年   416篇
  2003年   354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年来,有关创业倾向的研究一直受到创业学界的持续关注。以往的研究都是从单一视角解释与预测创业倾向及行为,且取得的研究结果未聚敛。文章从内因角度出发,基于创业动机及认知相结合的视角构建创业倾向理论路径模型,探求创业倾向的前因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于创业倾向的影响,揭示了创业倾向发生的内在机理。基于581份有效样本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路径模型整体适配度佳,创业动机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在路径模型中起到中介作用;并且通过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检验,假设模型具有性别跨群组效度。  相似文献   
12.
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认知功能为出发点,从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的视角对英汉轭式搭配的构成进行深层诠释,发现相似性是轭式搭配构建的基础。轭式搭配通过拈词过滤和锁定事物间的相似性,将本体的属性特征映射到拈体上,激活并突显拈体中对应的属性特征。隐喻认知功能还对特殊的搭配形式——逆向轭式搭配的构建和修辞效果有较大解释力。隐喻认知功能为轭式搭配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有利于对这种修辞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环境软实力即环境能力对地球生命和人类生存所发挥出来的柔性滋养与再生功能。不断加速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因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导致了环境能力衰竭、环境软实力丧失。恢复环境能力、提升环境软实力,就是通过对环境的作为和不作为之双重方式,使其重获滋养地球生命和人类生存的再生功能。恢复环境能力、提升环境软实力,应接受层累原理、突变原理和边际效应原理的引导,并在此基础上遵循共互原则和惟生命原则。其具体的行动落实,就是既尊重自然、生命、事物的本性而不作为,又要在必要的作为中担负起对环境的维护责任。  相似文献   
14.
15.
以色列企业员工在1981-2006年的25年之中,对于工作的认知和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更加注重工作中的经济收益和自我实现,对于服务社会和奉献精神的追求逐渐降低。中国90后员工有着和以色列员工相似的态度变化历程,通过对以色列员工工作认知变化的研究,可为中国90后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第三方支付的创新发展,积极调动了"长尾"消费者的投资热情,导致消费者金融服务需求膨胀和风险预警矛盾日益严重。运用德尔菲法对消费者使用第三方支付感知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筛选,并通过解释结构模型(ISM),进一步分解出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结构性分布及其逻辑关联。实证结果表明:消费者信任是表层因素,接受深层次因素传导作用;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安全技术操作等诸因素是中间层因素;消费者个体特征和互联网环境是深层次因素。为了降低感知风险,必须全方位、多渠道地优化网络环境、健全第三方支付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和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17.
具身认知本质上是大脑对多模态信息的加工过程,因而图像等异质模态与语言一样,可直接参与隐喻的认知表征。重新检视隐喻的表征过程,发现多模态隐喻的具身表征涉及形式表达、概念及认知情境三个不同的维度,因此"身体"在认知中的作用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感官"体验可在形式表达层产生知觉仿拟效果,影响多模态隐喻的识解方向;依托多样化的形式表达,"身体结构"通过"取象赋形"的认知操作偏离其原有意义而成为另有所指的表征符号;"场景"则在与身体的互动中形成认知语境,进而赋予符号新的所指内涵。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从培养数学观念的角度,就数学教育如何培养人们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是一个既反映语言和思维的普遍性质,又反映民族语言特点的范畴。传统的语言理论未能掌握其实质,也未能正确解释语际共性和语际差异现象。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重新审视这一语言现象:其一,分析了多义现象的产生机制,指出多义现象是人类以特定认知手段为工具,对单个语言形式的核心意义进行扩展的结果,它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其二,解释了语际共性和语际差异现象,揭示出多义现象的生成与民族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