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78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84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06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71.
基于渠道特征、消费者特征、消费者面临环境的视角,对消费者离线到在线渠道迁徙行为进行研究,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应假设,使用SPSS20.0及AMOS20.0软件对模型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及模型的假设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推力作用对消费者离线到在线渠道迁徙的意向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拉力作用对消费者离线到在线渠道迁徙的意向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锚定作用对消费者离线到在线渠道迁徙的意向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372.
当代青少年人群消费行为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青少年人群是中国历史上消费能力最强的人群,其消费话语权正左右着中国社会的消费市场。该人群的品牌消费带有极大阶层符号意义和归属符号意义,其明星崇拜的晕轮效应也表现得尤为明显。目前青少年中的"粉时尚"现象正强化着这代人的物质主义思想,极端的消费行为在化解其焦虑的同时又在为其衍生着新的焦虑。虽然当代青少年的消费行为带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却应向着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73.
人类消费行为的生态取向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生态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的消费行为也融合了生态因素,生态消费已经成为人类消费行为最为重要的价值取向.生态消费不同于传统的节俭消费,也不同于炫耀武的奢侈消费,而是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人类面对生存和发展困境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374.
南宁市居民消费行为受生活环境、商业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消费者的个性特征(心理、年龄、性别和性格)和需求刺激也影响到居民的消费偏好。消费者作为“概率人”,其行为空间模型,受到认知和学习经验的影响,这对南宁市商业网点布局和调整商业结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75.
我国内地与香港和澳门签订的<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的顺利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内地与港澳之间的经贸交流,促进了三地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发展.相比我国入世承诺而言,CEPA及其补充协议为港澳服务业提供了更为优惠的准入务件.然而,在实施CEPA协议过程中,内地与港澳旅游业的合作也非尽如人意,尤其是在内地方面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譬如,CEPA对旅游业的贡献主要来自旅游者跨境消费行为,真正利用商业存在形式进入另一成员方境内进行商业行为的作用偏少,另外三地的旅游交流和合作仍处较低层次的水平等等.本文试图通过对WTO及CEPA队中旅游业开放承诺的分析,探讨内地与港澳旅游业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76.
在物质丰裕社会中,消费行为的动因很多,政治动因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消费主义的奢侈消费,主要是源于消费者对身份政治的需求。以符号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新消费主义,更是出于对身份政治的迫切需要。大众日常消费行为中渗透着政治意识和政治情感,消费行为还是政治参与、政治表达,甚至是政治抵制的策略性行为。消费行为动因不同,消费问题的治理也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方略,一旦消费行为受政治动因驱动,那么相关消费问题的治理就需要在政治层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77.
本文采用2010和2012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在全国25个省的5121个城镇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将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模型与预防性储蓄理论结合起来,考察城镇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持久性收入对家庭消费正效应要大于暂时性收入和家庭资产,不确定性收入对家庭的消费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参加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对家庭消费具有正效应,而现阶段参加养老保险对家庭消费却有显著的负效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中低消费家庭的消费支出对于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高于高消费家庭;不确定性收入对低消费家庭的消费支出的负效应要大于中高消费家庭。医疗保险对中高消费家庭的消费支出的正效应要大于低消费家庭,而失业保险则正好相反;养老保险对我国中高消费城镇家庭的消费支出负效应要高于低消费家庭。  相似文献   
378.
包装设计在中国来讲还属于较为稚嫩的阶段。在改革开放之初,包装设计依旧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最近一二十年,才进入了一个较为稳定并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包装设计发展过程中,设计师发现只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设计作品才能受到大众青睐,才能达到其应有的促进消费的作用。本文在对包装平面设计特征以及消费行为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包装色彩及图案对消费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9.
文章主要采用面板分位数估计方法从地区和收入组两个角度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异质性。笔者在杭斌(2011)推导的习惯形成消费函数的基础上,利用全国29个省份2006~2009年各收入组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发现:(1)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地区和收入组之间的异质性较为明显;(2)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存在明显的示范效应;(3)中产阶级存在较为明显的消费习惯行为。  相似文献   
380.
文章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实证分析了信用卡非理性消费行为与其影响因素,即金钱态度、心理账户、消费价值观、商家和银行的促销行为、银行的约束行为和认知偏差之间的作用路径关系,从而建立了持卡非理性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