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54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明清江南毁淫祠研究——以苏松地区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社会科学》2007,(1):97-107
明清时代苏松地区的官方毁祠行动主要通过毁祠庙、建社学、祀正神等方式加以展开,但并不具有持续性和普遍性。同时,由于这一行为主要依赖于地方官员的政治热情与利益趋向,缺乏制度保障,再加上他们不可能真正从根源上铲除祠产生的土壤,因此其成效长远而言难以得到保证。另外,自明代中后期以后,地方士绅在毁祠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日益显著,地方利益的博奕对毁祠亦有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在中国诗学史上,很少有人像王夫之那样对艳诗有较充分、系统的评价,而学界对王夫之的艳诗论缺乏应有的关注。本文从艳情与情、艳诗中的宫体诗、艳诗与亡国之音、艳诗佳作的衡量标准等方面探讨王夫之诗学中的艳诗论。  相似文献   
34.
祠的异端色彩对明朝的政治、经济、伦理等方面造成了冲击。为维护统治 ,明政府把禁毁祠以法律的形式制度化 ,贯穿有明一代。但祠屡禁不绝 ,主要原因在于祠本身对于明代社会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与明代国家的宗教、里甲制度变化和宗族势力兴起有关  相似文献   
35.
朱子治《诗》,以绍承道统为己任,以义理为统摄。在综合前说的基础上,朱子集诸家之大成,以周公、孔子的思想为立说基础,对传统诗经学中的三个核心命题"六义"说、"二南"说、"诗"说加以重新阐释,并作出义理化改造:朱子以六义为三经串三纬的自足体系,是《诗经》的纲领管辖;朱子将"二南"融进自己的道统体系,赋予其以政治哲学解读,寄寓儒家的政治理想;朱子从人情的角度承认《诗经》中存在诗,同时也将诗规范在道心、天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36.
"诗"说作为朱熹《诗经》解释学的新成就是发展着的思想观点,因为他就"诗"作者的定位上存在着前后的不一致;又是自相矛盾的观点,因为"诗"所包含的诗篇只涉及变《风》而未及于"二南"正风和《雅》诗中符合"诗"标准的篇章。若仅以《诗集传》时的"诗"观为标准,《卫风》中有"诗"十篇,整个变《风》中有"诗"四十篇,《召南》中的《野有死麕》,《小雅》中的《菁菁者莪》和《隰桑》也理当是"诗"。  相似文献   
37.
论宋代民间淫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民间祠泛滥成灾 ,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公害。民间祠泛滥与民间巫风盛行之间 ,有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 ;此外 ,由于宋代商业活动的兴盛 ,许多地方性的俗神迅速地向四面辐射 ;而两宋政权在对外关系方面的软弱无力 ,使得民众寄希望于神灵。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 ,对民间祠的打击几乎一直与两宋政权相始终。由于难以尽述的种种压力与需求 ,宋代官方政权无法彻底割断与它的联系  相似文献   
38.
祀是指对不在国家规定祀典中及不在国家权力控制范围内的神灵之祭祀。宋代基层社会祀十分流行,并具有对地方进行控制的黑社会性质,部分祀甚至迫使地方官员对之屈服,有与国家政权争夺地方控制之性质。对于祀,宋代政府一方面加大了打击力度,同时也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合法化措施,承认祀的地位。  相似文献   
39.
<诗·王风·丘中有麻>的翻译可从诗中"施"、"食"这两个关键的词入手,"施"、"食"在文字训诂中都可指称性行为,由此可看出此诗是"诗".诗中"子嗟"、"子国"这两个名字可解释为:嗟,差,邪也;国、蜮、惑也.前者犹今言狎客、嫖客;后者犹今言惑人鬼、迷人精,是女子对其"所与私者"的暱称.  相似文献   
40.
关于乐教问题,嵇康在批判传统音乐观的同时又有所继承和改造。魏晋时期的传统观念中,音乐具有道德属性,在他看来传统乐教实施的根本不在于音乐本身,而是统治者对于音乐价值的附加,如仁爱、道德等观念。嵇康"声无哀乐"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音乐的道德教育,不过嵇康并没有完全否认音乐的教育作用,而且他认为音乐之所以具有教育作用在于音乐的内在机理即音乐自身的特殊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