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77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72篇
人才学   92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29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573篇
社会学   314篇
统计学   3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将树魂立德,健康成长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2011年10月19日晚,在长安校区模拟法庭,西北大学名誉校长、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应邀为广大师生作了大学精神与文化育人的专题报告。校长方光华,李浩副校长出席报告会,全校3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张先生开门见山地谈到大学的任务就是育人为本,而育人的核心就是文化育人。张先生阐述了育人  相似文献   
72.
1963年冬天,我在太原人民大礼堂听了一次陈永贵的报告,十分震撼。这位头上扎着白毛巾、肩上挂着旱烟袋的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竟然不拿讲稿、没有提纲,一口气讲了近三个小时。他讲大寨大灾之后的三不要、三不少,讲得那么自信、那么豪迈;他谈大寨的三跑田变成三保海绵田,说得那么真切、那么感人;他说改天换地的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又是那么规模宏大、那么壮观!听讲的人鸦雀无声,  相似文献   
73.
世界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习时,斯诺就担任了《堪萨斯城明星报》的驻校通讯员。因爱好旅行,他于1928年7月来到中国,共居住了13年。  相似文献   
74.
红乐 《国际公关》2013,(6):43-43
近日,《国际公关》记者采访了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历届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评委会委员郭惠民教授。他解读了第十一届中国公共关系案例大赛的奖项类别与后期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75.
着重讨论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采访对象、采访策略以及采访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76.
介绍了一次基于合作语言学习模式的口语教学实践活动——课后采访与课堂报告。在这次真实交际活动中,教师充当组织者,学生是主角,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获得交际能力,培养了积极的情感,内化了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77.
目前,进入市场经济社会,中国的媒体市场中付费采访现象层出不穷,并且从最初的娱乐、体育领域开始向社会各领域蔓延扩展开来.因此,有关"付费采访"的是非曲直,成为当前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付费采访"顾名思义,即是媒体和记者以付费的方式从被采访对象处获得采访权和采访内容.  相似文献   
78.
采访是记者为了从事新闻报道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时间限制的主动搜集新闻素材的调查研究活动 ,而提问则是记者采访活动的主要形式 ,也是采访成败的关键所在。有人统计 ,记者采写的稿件 ,80 %以上的材料是通过向别人提问获得的 ,由此可见 ,没有成功的采访提问 ,便没有成功的写作 ,不善于提问的记者决不是个好记者。笔者认为 ,高水平的提问在采访过程中传递着许多信息 ,对于调适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微妙关系 ,推动采访进程 ,可以发挥十分重要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记者可以通过所提问题赢得被采访者的信赖…  相似文献   
79.
10月12日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12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表明中国将进入全面改革、全面开放、全面创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80.
电视新闻采访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者在新闻实践中,应选择什么样的采访角度,依靠于事物现状、历史和内在联系的了解和把握。采访角度把各种社会联系包括在它的内容中,这就要求记者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通过对其诸因素关系的比较掂量,选择出最有利的采访角度。本文所说的价值取向,是对新闻事实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评定的一种选择,是记者对采访对象、事物现象本身价值的认识。决定采访角度的价值取向,目的是为了发现新闻。然而,这种发现又依赖于价值取向来实现。那么记者在选择采访角度时应如何掌握价值取向?我认为应注意如下几方面。所为受众价值,指的是观众对记者采写的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