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76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31篇
丛书文集   278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804篇
社会学   82篇
统计学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71.
本文在语料的基础上,对英语中的第三人称单数代词“IT”和汉语的“它”在语篇中的指称功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1)“IT”与“它”都可回指,用法也基本相同;(2)在预指方面,“IT”在一些特定的句型中常用于预指,而“它”很少用于预指;(3)“IT”和“它”都用于泛指,但“它”指称的对象相对来说比较空泛,不如“IT”那么具体。另外,“IT”有时还可用来指称人,“它”则没有这种用法。  相似文献   
772.
《西游记》数理机制论要--从神秘数字出发的文学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游记》文本有典型的数理机制,框架取譬于"一元"之数,主体拟《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序,表现为"一"以贯之,"二"以变之和"三"以成立、"七"以成之等等。进而深入看来,以《易经》"天地之数"为代表的我国古代神秘数字在《西游记》中几乎都有所运用,从而《西游记》的形象体系几乎是一种"数字化存在";数理的原则决定了《西游记》文本的秩序与比例等,配合并凸显了全书因道成佛,证"无"成"空"的基本倾向。  相似文献   
773.
《琼州学院学报》2017,(1):78-85
1936年初,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成立,下设妇女运动指导委员会,作为妇女新生活运动的领导结构。时值内外交困,国民政府对新运女性的定位有着"国家人"和"家庭人"双重角色期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各路女界精英加入妇女指导委员会,在妇指会的领导下,广大女性在基层服务、保育难童、生产指导等工作中都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在扩展职业空间、追逐政治角色等层面也激起相当的波澜。女性角色在社会文化的塑造中形成,作为新生活运动乃至抗战时期最重要的妇女团体,妇女指导委员会是研究战争文化下女性角色定位、国民意识,以及女性社会参与与角色生成、角色自致之间内在关系的一个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774.
运用融资周期理论,通过对350家样本企业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成长阶段的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选择有差异;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次序为自有资金、非正规信贷融资、正规信贷融资依次递进;融资结构总体上以自有资金和非正规信贷为主,正规信贷对农村中小企业的支撑力较弱;金融成长周期规律对中国农村中小企业仍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75.
巴金的《随想录》被誉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座高峰,它所蕴含的人的价值、尊严和人类思想解放等人道主义的主题使得作品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作品本身和文学范畴.《随想录》在历史反思与自我省思中重新确认知识分子的启蒙身份,高扬思想解放的启蒙大旗,以"讲真话"这一独特的生命存在方式为当代知识分子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776.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产生是由作定语时主要用来指别中心语"人",后来发展到单独指别"人",这是从指别功能的多样性向指别功能的单一性转变,而这种指别程度要低于第一人称代词"我"和第二人称代词"你",因此可以用于"远指",这种"远指"功能是"他"得以虚化的语义基础。虚指性间接宾语"他"虚化必须具备四个句法语义条件。  相似文献   
777.
雷蒙.威廉斯的“情感结构”理论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结构”是威廉斯讨论最多的核心概念,指一种当下的、现实性的、不断变化的和具有某种建构意义的社会或个人的共同经验,具有总体性、多义性、主体性、建构性的特点。每一代人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对所继承的那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做出反应,并把自己的创造性反应塑造成一种新的情感结构。一个时期的“情感结构”,实际上就是这个时期的文化。“情感结构”是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的“关键词”。研究这一概念,对于威廉斯文化哲学的理解和评价及一般文化研究、文化哲学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78.
本文诠释和讨论苏珊·哈克在《证据与探究》一书中提出的认知证成理论——基础融贯论及其学术影响。哈克对各种形式的基础论和融贯论提出了系统性批评,发展和论述了她自己的一种中间型理论——基础融贯论,包括如下两个断言:一个主体的经验是与其经验信念的证成相关联的,但是不需要任何类型的具有特殊地位的经验信念,后者只能通过经验的支持来得到证成,而与其他信念的支持无关;证成不只是单方向的,而是包含着信念之间无处不在的相互支持。基础融贯论既包括证成的因果方面,也包括证成的逻辑或拟逻辑方面;好的证据必须考虑三个维度:支持性、独立安全性和全面性。哈克还提出了对基础融贯论的元证成:它的证成标准是以真理为导向的,旨在揭示和发现真理。哈克的基础融贯论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被视为当代认识论中有关认知证成的几种主要理论之一,但其确切学术价值尚待未来哲学史的裁定。  相似文献   
779.
明代理学家魏庄渠《大学指归》对《大学》的阐发,突出了至善无对、知止见性、格物知本思想,彰显了复性定性、静养天根、先立乎大、自作主宰工夫,试图以此解决朱、王二家支离、空寂之弊,融通朱、王二家之说,开拓明代理学“第三条路线”,彰显了明代理学演变的复杂性,体现了《大学》诠释的多元性,启发今人不可拘泥于“非朱即王”的观点,以免对明代理学做出简单化理解。  相似文献   
780.
指施状语既可表示施事的内隐属性,也可表示其外显属性。但不同属性与谓词所构成的关系及该关系的数量分布均不同。本文研究了指施状语所表达的施事属性及其与谓语可构成的关系。研究发现,这主要与如下三个因素相关:第一,施事属性与谓词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第二,施事属性的稳定性;第三,整个句子所表达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