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9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79篇
人才学   36篇
丛书文集   598篇
理论方法论   143篇
综合类   1282篇
社会学   305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满族作家渴望在众声喧哗中寻找自己民族的声音,从尘封的历史记忆中发现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印迹.尽管当代满族作家有时难免沉湎于昔日的繁华富贵、优雅自得的旧梦中,尤其是满族家族小说所渗透的贵族意识仍难掩其荣耀感和幻灭感,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的自我批判精神的出场.当代满族作家民族身份的认同基本是与民族文化的反思同步的,他们一方面彰显自己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倾向,另一方面,又在反思本民族的文化弱点和缺陷.满族作家直面历史和现实,在寻求民族身份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充当了本民族文化反思和批判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62.
巴蜀地域文化给左翼川籍作家烙上了"巴蜀印",使其倾向于描写巴蜀乡土世界,喜欢以自己熟悉的人物为原型,真实地刻划人物,将政治意识、阶级意识和文化意识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左翼文学中的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163.
164.
“第三空间”这一概念的引入或许会让我们对新的情境下的少数民族作家的身份认同有一个新的认识,这也许是对游走于多种文化语境中的作家所处境地的相对比较契合的描述。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作家这种不确定的民族身份认同使之具有了不同于主流作家的视角。作家们跨越民族、文化、语言边界的“游走”体验通过写作表现出来,为读者构建出一个杂糅型的民族和文化的“第三空间”。多民族文学会通场景中,民族作家的身份认同亦可表现为多重性与杂糅性。这应该是少数民族文学界对当前现实语境应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5.
新时期"伤痕"、"反思"小说的苦难叙事与其自我认同有着深刻的关系。虽然"归来"作家揭示了中国几十年来的政治运动对人的精神与肉体的迫害摧残,但他们的用心显然在于刻意强调自我无怨无悔的忠诚。在新时期之初,这正是知识分子获得历史主体地位的必要前提。但这也意味着知识分子放弃了对苦难、历史必要的追问,复杂的民族国家历史、个人情感记忆就此被简化,被悄悄重构。  相似文献   
166.
中国古代散文史的撰述,散文发展演变阶段或时期的划分,应注意从作家创作、散文自身和散文文体三个角度审视,其中从作品自身的状态体认散文发展演变的规律较为适当;对散文内容的安排,应当循序渐进而不是跳跃性的内容缺失;散文史作家选择的不一导致散文史撰述作家层面上的不平衡,影响对散文史流变的体认;散文史引用的作品,谁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没有解决,客观上形成散文史撰述不同的文本走向,继而有了作品层面的不平衡;散文作品艺术特色的评价见仁见智实属自然,但或东或西及同一文本的不同评价易让读者迷惑,撰述者需寻求评价的客观性;散文流派的论述,分论不见流派中人的创作共性,合论不见流派中人的创作个性,显然需要将分论与合论综合在一起考察彼此之间的联系;辞赋与骈文入散文史素有分歧,它本是不同散文观念的结果,而文体限定性的影响也是深刻的,使撰述者的论说往往有一定的程式,缺乏活力.因此,重写散文史成为新的期待.  相似文献   
167.
我身上的某种气质使我难以融入这个时代、这座城市,难以融入到知识分子和文人学士中间去。他们也强烈地感觉到我是一个异类。1989年我进入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师姐朱伟华说我是一个天生的解构主义者。理解张承志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尴尬的难题。多少年来,我一直抗拒着他,始终回避着他。在张承志极力要成为一个强者的时候,我一直在追求成为一个弱者。陈福民兄读出了我的文字中间迥异于张承志  相似文献   
168.
杨汉立 《民族论坛》2012,(13):62-63
<正>侗族文学要出精品力作,要多培养些大师,这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必须在新世纪上中叶完成的任务。这个课题值得大家研究。那么,究竟应如何下工夫呢?我作为一个与侗族有着割舍不了的感情的苗族作家,有一些自己的不成熟的想法,但凭一篇小文是说不清楚的,只能算作简而言之。归结起来,我以为还是要立足民族、放眼世界。这也许并无新意,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说立足民族,并不排除侗族作家能在非本民族题材上取得成功,比如柯原就写下了大量非侗族题材的诗  相似文献   
169.
170.
《领导文萃》2008,(9):12-14
2008年1月22日,山西省作协主席张平当选为副省长。父亲是“右派”,全家在农村,兄弟姐妹包括姐夫妹夫里连个当工人的都没有——这样一个没有背景的作家能走进高层官员的行列,引来许多人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