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83篇
民族学   68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820篇
理论方法论   92篇
综合类   1316篇
社会学   83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在皇太极后金政权时期以及清朝初年,因地利之便,女真(满洲)人与邻境的朝鲜王朝于图们江地区开设了会宁、庆源边境贸易。互市边贸的开展,对后金(清)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东北边防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朝鲜而言,互市边贸则推动了朝鲜货币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直接促进了朝鲜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成长。因而,后金(清)与朝鲜之间的互市边贸,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92.
典志体史书是历史编撰学研究的十分重要的史书体裁,是中国古典文献中专门分类汇辑与论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典章制度的书籍,在历史文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晚清是典志体史书大放异彩的非常重要的时期,文章试图着重对晚清典志体史书的历史观作出全面的分析和论述,以期对这一时期的典志体史书具有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有个宏观的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93.
近代湘西桐油贸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桐油贸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获得了巨大发展,尤其是晚清至民国时期,其发展尤其引人注目。近代湘西桐油贸易可分为初步发展、短暂繁荣和衰落三个时期。本文就此三个时期展开论述,分析湘西桐油贸易发展的情况及其兴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94.
言情小说虽然历史悠久、作品众多,但言情有余,表现社会不足;而社会小说则注重政治功利性,缺少言情的成分,清末民初的社会言情小说则弥补了两者的不足,将言情和言社会完美结合起来,开创了小说的新形式,具有不可否认的文学史意义。在晚清民初动荡的政治形势下,社会言情小说区别于同时期的其它小说,在文学史和时代史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首创意义。  相似文献   
95.
笑汀 《老年人》2008,(6):38-39
邵阳出将才,尤以近代为最。晚清封疆大吏魏光焘、国民党高级将领廖耀湘均为青史可传者。但就造福中国社会的功绩而言,则未足望蔡锷的项背。蔡锷短暂的一生,不仅充溢着金戈铁马之豪,也浸润着风流文采之雅。  相似文献   
96.
淮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灾荒多发的区域,有关灾害的记载内容丰富而久远,晚清也不例外。举凡水灾、旱灾、蝗灾、瘟疫等灾害不仅发生频率高,波及范围广,而且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也极为严重。造成晚清淮河流域灾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环境方面的因素,也有诸多社会因素,如政府的腐败和人口增加的过快等。研究灾荒史不仅对掌握和理解过去的历史十分重要,而且对今天的建设也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97.
吴闿生编撰的《晚清四十家诗钞》前二卷专录桐城诗派后期诸子的诗作,凸显了桐城派北传之后围绕吴汝纶渐次形成的"冀州—莲池"诗人群体组合,而其诗学批评在继承桐城诗派"诗文一体"、"熔铸唐宋"的基础上,突出了宗风杜甫的祈向,尤其注重涵容雄奇诗风,反映出时代风云之气在内心深处的激荡。  相似文献   
98.
<正>清荷终于发现,找个"万人迷"老公不是件好事。清荷,人如其名,十分文静、端庄,总是微微地笑,说话轻声细语。当年,老公赵强就是被她这股"淑女"劲儿给吸引的。赵强  相似文献   
99.
从民族主义视角切入,运用社会学理论,以《新小说》杂志中发表的《东欧女豪杰》、《新中国未来记》、《黄绣球》等小说为中心,探讨了晚清小说中的奇理斯玛人物修辞。在对其神圣性、原创性、感召性三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这些奇理斯玛人物的作用在于从弥补传统的改良和颠覆传统的革命两方面重构了传统。此外,这些人物通过修辞的建构,显示出其召唤的内容。这正是中国现代文学如何借助奇理斯玛修辞想象了现代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