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5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5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21篇
人才学   2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010篇
理论方法论   144篇
综合类   1754篇
社会学   61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81.
作为权力象征的印信,在传统官僚管理体制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清代的印信管理制度极为严格,印信的制作、授予、更换、文字修改、日常交接,以及对偷窃、破坏、伪造印信等行为的处罚,均有明确的规定。但清代伪造印信案频发,伪造种类包括皇帝御用宝、政府机构关防印信、公私机构戳记等。参与伪造印信者,既有官员、胥吏,亦有普通民众和服刑人员。清代中后期印信造假案层出不穷,尤其是官吏参与伪造的案件较多,既是吏治腐败所致,更表明清王朝国家治理体系的失败和治理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982.
983.
“比兴寄托”是常州词派提出的一种总体的说词方式 ,其中蕴涵一些极为丰富、极有价值的文学接受思想。但这种说词方式在常州词派主要理论家那里却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在张惠言那里 ,“比兴寄托”的说词方式尽管赋予了读者参与作品意义重建的权利 ,但由于其浓重的政治教化倾向而显得牵强附会。张惠言的后继者周济进一步承认了读者对作品进行自由解说的权利 ,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张惠言以忠贞美刺之义硬性比附作品的弊病。常州词派的理论重镇谭献则完全跳出张惠言仅仅就词作本身进行笺释 ,把逐字逐句的牵强比附视为作品原意的窠臼 ,将解释词义的主动权交给了读者 ,从而使常州词派“比兴寄托”的说词方式显得更为圆润通达  相似文献   
984.
彭绍升是清代居士佛教的代表人物。他先学儒,后入道,最后皈依佛学。其佛学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以净土为归,倡导净土实修;第二,释禅净之争;第三,通儒释之阂;第四。倡三教一原。彭绍升的佛学思想不但在佛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也对近代公羊派等硕儒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即是试图通过对彭绍升佛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原因、主要内容及其在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丰富学术界对这一清代重要思想人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985.
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家庭贫苦.常常是夜不暇暖,食不果腹。他在作《儒林外史》的时候,每逢下雨,破草房就漏水,有时候一两天吃不上饭、但他在这样低劣的条件下,饿着肚子也坚持写作。因此不断受到妻子的阻拦。  相似文献   
986.
在清代, 中国文化出现了一次明显的转向, 一方面是中国文化研究者力求改变宋明以来崇尚空谈的学术风气, 重建社会与思想秩序。另一方面, 则是中西文明之间所发生的大规模的相遇和互动, 这种互动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本文旨在证明 :异质文化间的有益互动只能建立在彼此深入理解、以平等身份参与的基础之上, 各种文化形态都应当历史地反思自身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态度选择。  相似文献   
987.
日本锁国时期,并未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不仅允许中国和荷兰商船入港,而且与琉球(今日本冲绳)和朝鲜保持交往.日本诗人相良玉山草成《梅花百咏》后,寄赠琉球文人程顺则;1713年春程顺则将之传入大陆福州,清朝文人王登瀛特为撰写序文;1714年程顺则奉使日本,将序文交给相良玉山;次年将相良玉山序文刻入诗集出版,从而成就东亚文化交流史上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988.
"苗蛮图"是清代以南方少数民族为题材的众多画册的泛称,比较真实地表现了这些民族的状貌、服饰、风俗等,是历史民族学研究的珍贵资料,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件瑰宝。"苗疆"是"苗蛮图"的发源之地;"黔苗图"是"苗蛮图"之始。"苗蛮图"的发掘、整理、研究、出版意义重大,应该引起民族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89.
陈维昭 《南都学坛》2005,25(1):40-44
清代红学的价值关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元代以来大为流行的"警劝"文学传统,一是儒家正统的人格主义。前一种价值阐释主要表现为对《红楼梦》的家族与情痴这两大主题的关注,后一种价值阐释则表现在具体的人物道德评价上。  相似文献   
990.
张磊 《中州学刊》2003,(3):128-130
清廷派遣钦差大臣处理边疆民族问题 ,是清代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钦差大臣被派往边疆主要有三项任务 :一是宣谕中央政策 ,以示皇恩浩荡 ;二是处理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的重大事件 ;三是派遣钦差大臣率军保卫边疆 ,抗击外国侵略者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