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60篇 |
免费 | 70篇 |
国内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20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102篇 |
人才学 | 35篇 |
人口学 | 10篇 |
丛书文集 | 917篇 |
理论方法论 | 110篇 |
综合类 | 1703篇 |
社会学 | 158篇 |
统计学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53篇 |
2022年 | 72篇 |
2021年 | 73篇 |
2020年 | 97篇 |
2019年 | 58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63篇 |
2015年 | 118篇 |
2014年 | 224篇 |
2013年 | 160篇 |
2012年 | 197篇 |
2011年 | 227篇 |
2010年 | 220篇 |
2009年 | 213篇 |
2008年 | 266篇 |
2007年 | 239篇 |
2006年 | 157篇 |
2005年 | 145篇 |
2004年 | 112篇 |
2003年 | 101篇 |
2002年 | 66篇 |
2001年 | 65篇 |
2000年 | 65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四川省南部县出产金矿,开采以山金为主,有民间散户开淘、厂夫办厂开淘、金商自办矿厂三种开采模式。清代光宣年间,县衙招徕四届金商经办矿务、谋求矿利。金商办矿后,形成了官督商办、商为主导的地方矿业管理体系,与厂夫、民众等人的互动中演化出了新的基层矿业关系网格。越境者承揽矿采、商人出资办矿准入资格限制的释放,反映出晚清地方办矿的松动。晚清四川办矿进程中,由于官商前期缺乏周密调查、地方政府监管不足、政商隔阂与商民争讼,导致广开利源、振兴矿政的预期效益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982.
在禅宗看来,一般人总是在"本来具足"的生活中寻求超越性的事物,从而为自己套上枷锁,与生活实际相分裂,让生命过程不流畅.禅宗认为,世俗生活需要一种"平常心"来恢复生存的"本来面目",帮助人实现清醒和透彻的生存理解,过一种健全而纯粹的生活.在此我们要把禅门的平常心与一些超常心理区别开来,把平常心与种种道德心理区别开来,从而把握平常心是依于缘起观的清净体悟,回到平常心主导的真实生活.在禅宗这里,平常心虽然有"无事"、"平常"的特点,却是经种种法门、历种种修为、积极地响应着世事变化的自由法则,具有透彻的智慧并饱含普度众生的慈悲. 相似文献
983.
万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咫村词社是晚清词人重要的集散地,对晚清词学的走向有着直接的影响.王鹏运、朱祖谋等词人在咫村词社的交流中整合前贤理论,形式与内容并重,标举吴文英,自成一家,成功开创了晚清新词风. 相似文献
984.
李华丽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5):25-27
晚清社会的文化环境孕育着两个层面的冲击与融合。旧有的层面以传统的父子伦理观念为中心;新的层面则以突破旧有伦理道德为目的,积极创建一个全新的伦理道德。谭嗣同对旧有的家庭伦理道德进行了猛烈抨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迥异于传统的养老观念:"日日问视"。 相似文献
985.
宋立中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随着晚清上海的开埠,西方文明的冲击,传统娱乐方式开始商业化、市场化,弹词女艺人群体应运而生.其产生、发展直到消亡,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其演出场所、空间、方式及其流变都表现出庸俗化、色情化的特征,与江南其他城市有较大差异.然而,造成沪上女弹词悲剧结局的根本原因在于晚清上海城市社会的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986.
张道亮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3):99-103
通过研究1904~1937年间焦作中福煤矿和道清铁路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论证道清铁路与中福煤矿经济上的伴生、共存关系,近而推导出民国时期华北内地铁路与煤矿关系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987.
988.
989.
清前期,在海上敌对势力一度消弭之时,清政府顺应时势,调整一贯的海禁为开放,特别是康熙时四海关的设立,改变了明隆庆以后月港一港开放的局面,给江南城镇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助力.江南沿海市镇数量急剧增加,产品的外向型色彩更加浓厚,专业性市镇也更加繁荣.清前期江南城镇的发展,为长三角地区的近代化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990.
王智庆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1):110-113
本文以山西争矿运动为研究视角,客观分析了晚清地方官吏在对待帝国主义、民族利益及本土民众方面的矛盾心理及其两面性,以期对该阶层有一个全面、客观、公正的认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