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79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92篇
社会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宋辽金俗文学交流若干事实的文学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蓬蓬花》、《异国朝》、《四国朝》、《六国朝》、《蛮牌序》等辽代歌曲流行于北宋末的汴京,它们是宋辽俗文学交流的缩影。宋辽俗文学交流的历史可溯源于契丹与五代的文学交流。辽代俗文学的发展,为北曲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宋金俗文学交流始于金灭北宋。金院本在吸收、改造了宋杂剧的艺术成分后,最后发展成元杂剧;而宋杂剧在南方的发展则是融入南戏或自然消亡。因此,元曲和元杂剧的形成,本质上是宋辽、宋金之间俗文学交流的结果。  相似文献   
52.
53.
宋元南戏既反映了古代洛阳的人文实况,又为洛阳增添了文学趣味。在《琵琶记》剧本中,洛阳承担着重要的空间背景任务,是作品安排场次的要点。《破窑记》虽经艺术处理,但作者依然把蒙正觅瓜的地点放在洛阳。宋元戏文佚曲不仅反映出唐宋时期汴、洛之间频繁的社会交往,体现了市民阶层新兴力量的道德追求,而且彰显了洛阳的园林景观之美,其盛况超过李格非《洛阳名园记》中的介绍。  相似文献   
54.
借助课外充足的时间与更大的空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补充,因此,笔者在实验教材的教学中,特别注重让学生课前学习,对新学的部分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自主性学习,更好地发展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提高课前学习的有效途径,可以尝试从以下入手。  相似文献   
55.
楚调考论     
楚调是一种由楚歌发展而成的音乐种类。它流行于汉代,是相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和曲的艺术特征。汉代房中乐皆用楚调。东晋以后,楚调渐渐不传,其乐曲并入了瑟调。这是由于瑟调出自南音,与楚调的音乐性质相同。唐宋以后,借楚调曲旧题而作新辞者甚众,可见它对后世影响之大。  相似文献   
56.
水泥刨花板是一种以水泥和木材刨花为主要原料,加入少量化学添加剂和水,经搅拌、铺装、加压成型和养护等工序制成的新型建筑人造板材。它兼有木材和水泥的优点,具有以下良好性能:密度1100~1300kg/m3厚度8~25mm静曲强度9.0~12.OMPa内结合强度0.4~0.8MPa24小时吸水厚度膨胀率阻燃性能0.10~0.20%耐火极限30分钟,  相似文献   
57.
58.
民歌“Waltzing Matilda”被誉为澳大利亚民族之歌,在澳大利亚可谓家喻户晓。阐释这首民歌何以真实地反映澳大利亚并在澳文化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进而将其试译为汉语。  相似文献   
59.
《射雕英雄传》诸人物中,黄药师之“邪”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对黄药师的心理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到,他一切“邪”的思想和行为,都是由其人格中本我的张显造成的。作家金庸通过黄药师这一人物形象,将人性当中本真的欲望进行了张扬,并在与南帝、北丐的对比中,演绎了“本我、自我、超我”的三元人格冲突中的不同的人生状态。  相似文献   
60.
初盛唐时期,人们对清商曲题目的拟写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初唐太宗前后,清乐虽然仍在流传,但因用于朝廷的典礼仪式,一般人不可私拟,且当时人们普遍鄙视吴声西曲,反对齐梁文风,故无人拟写;到了盛唐,出生于江南及游历江南的一些诗人创作了大量的拟辞,掀起了拟写清商曲题目的高潮.他们所拟作品,在题意语词、篇制结构、口吻声调等方面都有意袭用或模仿吴声西曲.这一创作行为在乐府诗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