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认为历史文献对清季伊犁北岸的皇渠及其有关引水渠地望记载有误,由此作者结合史籍进行了实地踏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清季,清政府大量引进西方军械,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装备水平,并为清末军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外洋军械的输入成为清军武器的重要来源,推动了清军装备的革新,促进了清军军事制度的变革。同时,清政府军械输入也有诸多局限,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清军的近代化起到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存古学堂是清季官方在"新教育"体系中保存国粹的主要形式,且被纳入"筹备立宪"的办学规划中。各省兴办存古学堂的相关事项通常要交咨议局审议,咨议局则通过提案和议案介入实际的办学运作。过去对此研究明显不足。考察当时闽、鲁、湘、苏等省官绅围绕存古学堂的冲突和论争,尤其是各省咨议局反对兴办该校的提案及其引发的争议、博弈和对立,应能从特定视角增进对清季咨议局议事纷争的全面理解,并为进一步认知清季"筹备立宪"中官绅之间极其错综复杂的关系提供一个具体而微的例子。  相似文献   
14.
清季新政时期 ,清政府对官吏制度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这对 2 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变迁产生了很大影响。官吏制度变革促进了中国官吏制度的早期现代化 ,对中国人思想观念变迁以及社会分层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 ,它加深了清季社会矛盾 ,进而对 2 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余露 《学术研究》2015,(3):108-118
本是佛教词汇的"世界",从19世纪末期开始,逐渐由虚入实,被用以指称全球,进而落实到各种具体事物上,在描述范围和规模之外,更体现价值上的判断。源自欧洲的Esperanto,最终取得"世界语"的名号,并多层次展现出近代中国"世界"观念的丰富面向和深厚意蕴。究其根源,则是近代中国人在一元论的线性进化观念下,努力成为他者的艰辛探索和深度纠结。  相似文献   
16.
潜流:清季对铁路外债的重新估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陵合 《江汉论坛》2003,3(11):91-96
晚清最后几年,收回利权运动趋于式微。而从经济学理角度就债论债,肯定借款筑路的积极作用,逐渐为人注意。只是它的声音是微弱的,难以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同。它只能是一股潜流。但是,它的出现一方面从反面印证了收回利权运动本身的局限性以及排拒外债中所体现出来的偏激的民族主义情绪,另一方面则反映了当时一部人对铁路外债的理性思考,表达了对国际间资金融通的认同。清季对铁路外债的部分认同,应是近代中国在维护主权与利用外资之间难以取舍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17.
晚清史学科定位一度曾陷于尴尬失凭境地,治清代历史者无暇俯视晚清,治民国历史者不遑上溯清季,殆至上无依凭下缺延伸,无所归宿。近数年来,情形大变。由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晚清史研究室牵头,欲聚合同仁,倡导晚清史学科独立格局,寻求清晰定位。盖因数年来该领域学人辛勤耕耘,追随者缕缕不辍,名山事业意识尤显,筚路蓝缕,  相似文献   
18.
莫友芝一生勤于治学,尤以版本目录学见称于世,但其学问路数仍有一渐趋成熟的发展过程,江南访书即为其学术成就奠定了基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著述即《宋元旧本书经眼录》,撰述过程则多受益于《四库简明目录》,但其他私家目录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乃是多方面吸取传统目录学思想资源的结果。《宋元旧本书经眼录》著录大量善本,解题识语亦极为精当。刊刻前曾经其子绳孙之手整理,名家经眼批校者人数颇多,均一一有名姓可考,而为绳孙整理本所吸收。具体刊刻时间当在光绪二年,而非学术界通常认为的同治二年。  相似文献   
19.
巡警道的设置是清末外官改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国官僚制度的深刻变更。设立巡警道,由清朝中央主导推动,但具体落实还是依赖外省疆吏的执行。各省巡警道设立之先后,主要受该省督抚思想倾向与政治态度的影响;其次,受各省警务原有基础、治安局势、经济财赋、社会舆情等状况的制约。巡警道的建制状况反映了外官改制的具体历程,以及清末政局与官场生态。  相似文献   
20.
从清初直至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对康藏地区的治理皆以"内地化"为导向。清初表现在承认"土俗"调整民间细故的效力之同时,扩大了国家权力对康区的介入,即实行所谓"王化"。到了清季民国中国法律近代化时期,中央力图以西方式法律系统治理康区,但仍无法消除"土俗"的强大影响;并且因为近代化与内地化的叠加,形成了一些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