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宣统帝登基伊始,摄政王载沣即制定了军机大臣副署谕旨的制度。前人对此研究较少。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不仅可以对清季皇权生态有更深刻的了解,也可藉此体会清季官民共同参与的宪政运动,认识西方近代政体制度移植中土过程中的艰难和曲折。  相似文献   
42.
国学保存会和清季国粹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学保存会和清季国粹运动王东杰关键词:清季国粹运动,国学保存会,国粹学报庚子以后,国内舆论大变,从朝廷到民间,学习西方成为人们的共识。它超越了政治派别和阶级区分,暴露出“中学”在“西学”日益加剧的催迫下的局促之相。相对于“托古改制”的戊戌思潮,这时的...  相似文献   
43.
清季华商附股外资企业之得失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商附股外资企业是清季华商投资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使华商积累了资金、技术、企业管理经验,造就出一批颇有作为的企业家,使部分外资企业转化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直接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社会的进步.华商附股的资金,往往被外商用来打击华商企业.个别洋东无视华籍股东的权利.这与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以及清政府缺乏一套必要的外商投资管理法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4.
清季俸制变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季十年改革中,俸制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正俸中出现了外交官新俸制,养廉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此外还出现了公费、津贴、薪水等制度。综而观之,这十年的俸制变化有两个特点:一是多元混杂,二是名不副实。从这两点看来,清季十年的俸制改革是不成功的,而且对清廷的覆亡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清季民初的保存国粹办学努力是一幅精彩纷呈的复杂历史图景,而山东的情形相当典型,过去对此研究明显不足。考察山东国文学堂的办学思路和取向,以及曲阜学堂的兴办进程,尤其是关注两校与存古学堂相关和相异的面相,应能增进对清季兴办保存国粹学堂的全面理解,并为进一步认识清季士人的思想冲突和观念竞争提供一个具体而微的例子。  相似文献   
46.
理想与现实:清季十年思想中的“民”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季十年间,“民”被视为国家的根本和主人、国家兴衰存亡的决定性力量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在思想界的地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然而,回到中国的现实,不少人对当时之“民”能否承担这种责任表现出很大的怀疑。这使得晚清思想界中的“民”呈现名和实的分野,具有理想和现实两个层面。曾被寄予厚望的“民”本身也成为有待解决的新问题。因此而产生的“新民”主张又被认为缓不济急,使改变政府成为关注的问题。而“民”的素质问题至辛亥鼎革仍未解决,又遗留到民国。  相似文献   
47.
48.
晚清最后几年,中国传统学术整体上呈崩坏断裂之势,但经典的研习在安徽仍蔚为风气。官绅皆有意追寻传统的兴学理念和方式,更在文化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上深度契合。古学的保存和传承,文教事业的发展,乃至学术风尚的嬗替,固不乏开放而前瞻的一面,但大体仍是"传统中变"的演进脉络。重建清季安徽的"存古"履迹,可见当时皖省官绅对于接续和传承中国传统学问的独特思考和选择;而由文教事业的兴办视角,关注当时皖学的传承脉络和特色,可以观察到注重师承"家法",而又开放包容的学术传统在近代特定时空中的承续,并为进一步研究相关精英士人,以及清季民初的学术与文化提供一个具体而微的例子。  相似文献   
49.
彭建楠 《学术研究》2023,(10):169-176
清季民初士大夫词人在为世所遗的境遇中产生对“末世之悲”母题的集体认同,并吸收“意内言外”的理论资源而生成反复刻意言说与不可言说、不必言说两种相反相成的书写范式,完成常州词派阐释学与词体创作的实质对接,朱祖谋纂《沧海遗音集》集士人同道之作,是一时创作风会与集体范式形成的表征。但伴随近代新旧思潮的激烈碰撞,士大夫词人也面临末世之悲的母题消解及范式空洞化的危机。与此同时,词坛也活跃着更加多元的创作力量,进行个性化的书写实践。朱祖谋赞赏陈洵后期词作的直写心素,及陈曾寿词的即事会心,甚至部分弥合了与王国维的分歧,体现了他对个性化书写的观照和思考。集体性与个性起伏消长间的张力,推动了清季民初词史的承续发展。  相似文献   
50.
清季中国政府惩列强之侵略,思有以制之,从戊戌年开始,在其国祚尚存的最后14年里,于既有的通商口岸之外,主动开辟埠头35处。这些埠头当时被称为“自开商埠”,以区别于列强强迫中国开放的“条约口岸”。首批奏准自开的有岳州、秦皇岛、三都澳等埠。以该三埠开放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