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4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296篇
劳动科学   26篇
民族学   126篇
人才学   88篇
人口学   44篇
丛书文集   1876篇
理论方法论   316篇
综合类   4062篇
社会学   458篇
统计学   7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355篇
  2012年   517篇
  2011年   500篇
  2010年   528篇
  2009年   462篇
  2008年   644篇
  2007年   498篇
  2006年   444篇
  2005年   375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300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大自然是色彩的宝库,是幼儿自然色彩教育的最好课堂。幼儿自然色彩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掌握色彩知识或技巧, 而是通过大自然丰富多彩的色彩美激发幼儿对自然美的敏感性、好奇心,培养幼儿的审美素质,萌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培 养幼儿健全的生命意识。幼儿自然色彩教育应让幼儿面对活的、灵动的自然色彩,在自然情境中唤醒幼儿的色彩敏锐性,激 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让幼儿在一花一草的色彩变化中体悟一种生命滋养另一种生命的神奇,感悟生命的真谛,从而学会感 恩自然。  相似文献   
992.
《社科纵横》2018,(2):71-73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讲述的是一只被文明教化的狗被人盗卖后,面对残酷的生存环境,最终回归野性变成狼的故事。基于文本和生态伦理理论,试图从生态伦理的视角解读作品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在人类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人类自我意识日益觉醒的当今社会,这无疑会带给人类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3.
庄子反对儒家的政治思想,认为"仁义"并非"道德之正",不符合人的自然真性,人的自然真性是素朴的、天然的,不应该予以人为的添加。庄子认为,正确的做法是顺应和持守这种自然真性,他将持守这种真性的人称为"真人","真人"就是一种上达于"道"的能够保全真性、恬淡虚静、逍遥自适的理想人格状态。治理天下也并非"真人"的愿望,如果不得已时,"真人"的最佳方式莫过于"无为",最理想的治国之道应该是"在宥天下",而不是儒家之刻意尚为。庄子还以"至德之世"作为"无为"之道的参照,艺术化地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的神往,这些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一、礼的历史存在与作用中国一向被称为"礼仪之邦",说起礼,相信每位中国人都不会感到陌生。礼是应社会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礼的工具性与生俱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讲究天人合一、善于向天地宇宙学习的我国圣贤先哲们特别崇尚宇宙自然的多样统一、井然有序与和谐融洽,他们向往人类社会的治理也能达到这种境界,所以特别看重两样东西——礼和乐,他们希望通过礼来实现人类社会的等级有别、秩序分明,希望通过乐来促成人类社会中各  相似文献   
995.
陶渊明是魏晋时代的杰出诗人,他的诗文以充实的内容和自然清新的艺术风格拨开了那一个时代玄学笼罩的迷雾,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新风尚。从他的诗文中,我们看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为追美完美人格而不懈努力的精神,更为可贵的是,他的诗文还充分反映出那个时代儒道思想碰撞的特点,体现出儒道互补的文化哲学精神  相似文献   
996.
公德是现代社会的品德基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其公德意识状况将直接决定着21世纪中国社会的精神风貌。加强对青少年的公德意识教育,是学校历史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教育中实施公德意识教育,就是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在实际教学中,深入挖掘社会公德、国民公德、自然公德三个层次的素材,将有利于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公德,以社会主义品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做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四有”公民。  相似文献   
997.
全文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笔者从《齐物论》内容出发,联系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解决了对题目含义历来存有歧见的问题;并对全文结构和被认为纠葛不清的内容,进行了清理。在第二部分,笔者从对《齐物论》基本概念的解释入手,上溯老子哲学,联系庄子的其他篇章,对文中的重要概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且论证出在观念世界里,没有人类生命价值的绝对真理,得出了与当代存在主义类似的结论。最后,笔者指出了“庄周梦蝶”寓言的蕴涵,认为:前人和时贤的误解,来源于对寓言所起的总结全篇的作用重视不够,也对庄子创作《齐物论》仅仅是属于观念世界里的一种真理追求的努力,认识不清。  相似文献   
998.
道体在二程的新儒学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认识心体的重要参照物。基于道体的特征,二程提出了以"公"释仁及以"体用一原"的体用关系来阐发心体。陈白沙在二程新儒学理论的基础上,既阐释了心体"中正"的含义,又在"体用一原"的基础上提出了"本体自然"的自然之学,使中正与自然之学成为江门学派的两个优秀品质。刘宗周在自然之学的基础上从"意"为心之"定盘针"的角度进一步阐发了德性自由的理论。陈白沙之后,江门学派经由湛若水、唐枢、许孚远、刘宗周、黄宗羲依次传承,江门学派的中正、德性自由的理念是黄宗羲反君主专制理论在思想层面重要的理论来源。黄宗羲在明朝末年提出了人君为"天下之大害"的思想,将儒学的发展推向高峰。  相似文献   
999.
西方“深绿”思潮把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看作是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强调只有破除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确立以“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才能解决生态危机。西方“浅绿”思潮在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作辩护的同时,对近代强式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做了必要的修正,最终形成以“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弱式人类中心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西方“红绿”思潮中的有机马克思主义则批判现代性价值体系本质上是一种漠视人类之外的存在物的价值和利益的人类中心主义,由此必然导致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扭曲和生态危机,因此应当以承认自然存在物的内在价值为前提,展开共同体价值观培育的有机教育。“红绿”思潮中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则是在批判“深绿”和“浅绿”思潮所主张的生态价值观的基础上,重建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但他们与“深绿”、“浅绿”思潮的本质区别在于他们重建的两种价值观始终是与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批判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000.
以阿里尔为代表的生态经济学家与以福斯特、伯克特为代表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就马克思与熵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批判与反批判的深度交锋。鉴于熵定律在生态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阿里尔批判了马克思对熵定律的漠视,指责其忽视了自然条件对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限制。对此,福斯特、伯克特展开了反批判,论述了马克思将热力学应用到劳动力价值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创造的分析中,并借此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之于生态经济学的多重意义。福斯特、伯克特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反对将生态环境问题作能量还原论的阐释,并借此阐述了马克思的“新陈代谢—热力学”思想,进一步夯实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何以可能的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