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99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9篇
社会学   3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本文主要以明代穆斯林士人所撰清真寺汉文碑刻为基本史料,考察了穆斯林士人对待汉文化的态度,认为他们基本的态度是肯定儒家而否定释、道二家,但具体的立场还有所不同,有的穆斯林士人的文化立场是倾向于儒家的。  相似文献   
102.
中国伊斯兰文献一向苦于偏少、简略和失真,致使许多历史事实无法澄清,许多重要学术问题不能展开。尤其是明代前期广大西北地区的伊斯兰传播、演进情况,至今由于缺乏有力的文献佐证,而只能依靠口稗传说等建立在间接推论之上。本文试就甘肃天水后街清真寺藏“秦州重建清真寺楼碑”作一粗浅研究,为建立中国伊斯兰教史研究体系拾遗补缺。  相似文献   
103.
文章以明清时期清真寺内的历代修寺碑刻、牛街《冈志》以及晚清民国时期各回族报刊展开的社会调查资料为基础,梳理了明清以来北京城区及关厢地区清真寺的位置和数量变化,并透过清真寺的修建,了解明清两代北京回民聚居区域的空间变化和历史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104.
马明达 《回族研究》2012,(3):88-102
萨琦、赵荣是明朝前中期的两位回回名宦,二人祖上都来自西域,后寓居福建,又有甥舅关系。但后来萨琦选择了变俗,引领福建萨氏弃回归汉,影响深远。赵荣则坚守信仰和民族属籍,做了不少宗教公益事情,并且在明英宗朝有过重要的政绩。本文对萨、赵史迹作比较系统的研究,并对相关问题,特别是元代回回诗人萨都剌的族籍问题作了一些延伸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5.
中国伊斯兰教(Islam in China)世界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区域化和民族化的统称。伊斯兰系阿拉伯语(ai-Islam)的音译,原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奉宇宙独一存在的最高主宰安拉(真主)及其意志,以求祈今世和后世的和平与安宁。此名则出自《古兰经》第三章19节、第五章3节。在中国历史上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度(唐宋时期)、回回家体例回回教天方教清真教(元明清时期),近代简称回教。  相似文献   
106.
卧尔兹是伊斯兰教传统的宣教方式,每周五在清真寺聚礼时进行,对穆斯林群众影响很大。如何讲好卧尔兹,是我国伊斯兰教发展遇到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伊斯兰教的一些教职人员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讲经不准确,有的甚至受到伊斯兰教极端主义歪曲《古  相似文献   
107.
纳家户     
陈华 《中国民族》2012,(6):81-83
在永宁县的纳家户村,有心者可以从此地风物人情中串起半部中国回族史——纳姓回民的先祖,是元代著名政治家、中国的省长之父赛典赤.瞻思丁。这个来自西亚的家族在中国迁移繁衍数百年,见证了中国回族的发展史以及中华民族形成的多元性和多源性。背后是战火毁掉的家园,前方是万里之外的中国。时光回溯13世纪,一条人口大迁徙的线路蜿蜒在东亚  相似文献   
108.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总数位居第三的少数民族。回族宗教文化旅游既是回族穆斯林群众传承文化的有效方式,同时也可以增加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更是加强我国和穆斯林国家友好往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9.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界人士和穆斯林群众的精神家园,穆斯林生活习俗的载体,也是党和政府宣传教育穆斯林群众的阵地,展示穆斯林群众精神风貌的窗口。清真寺管委会是寺坊穆斯林群众的自治组织,寺管会主任是寺坊穆斯林群众的领头人、清真寺的当家人,应履好职、尽好责,力争做到做好学习、服务、建设、维稳、发展五句话、十个字。  相似文献   
110.
新民 《中国民族》2014,(10):32-32
都来提巴格街道乌孜别克清真寺有教民1500多人,是伊宁市一个较大的清真寺,68岁的伊玛目(领拜人、祈祷主持人)赛达合买提·米尔扎克帕尔是乌孜别克族。"7.5"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发生后,赛达合买提在主玛聚礼日和日常的宗教活动中,强烈谴责暴徒的罪行,揭露"三股势力"反动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