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19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14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明代“前七子”代表人物李梦阳因为倡言“复古”而受到历代诗评家的贬斥。本文通过全面分析李氏提出“复古”理论的时代背景,综合考查李氏的文学理论主张及诗文创作实践,认为对李梦阳应作实事求是的评价,不可一笔抹煞。  相似文献   
62.
三次国学浪潮的掀起20世纪以来,中国先后兴起了三次国学浪潮。第一次可称为国粹主义浪潮,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前的晚清时期,借引日本“国学”话语,以反满革命为目的,以复兴古学为旗帜,以“国粹”凝聚“国魂”,激励“种姓”,提升“国德”,增进“爱国的热肠”,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国粹学报》(1905~1911年)为其主要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63.
从中西方比较的角度,分析了现代建筑空间环境特征与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理念趋同的现象,从而挖掘出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的精髓以及其在现代空间环境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深入地阐述了中国传统家具设计思维的超前性和其强大的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64.
看国画,最优雅姿态:蓦然回首,低眉微蹙,瞬即嘴角的浅笑晕染开来,涌进目光里,流出温热。此情此景,会想到很多画面,是一见钟情的爱,抑或是一世收藏的缘,再就是一生相识的不期而遇。  相似文献   
65.
严羽和戴复古是南宋后期的两位重要作家.本文通过对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创作道路的考察和比较,分析了两人诗歌创作和论诗主张的异同.  相似文献   
66.
周人在对殷亡周兴的历史进行反思中得出以下认识 :国家的兴替是由天命决定的 ,得天命者兴 ,失天命者亡 ,天命转移的唯一依据在于统治者能否固守其“德”。而周人的先王就是因为具有上天所喜好的这种“德”而得到“天命” ,因此 ,周代统治者提出了“帅型先王”、“古训是式”的政治原则 ,试图通过向先王学习 ,谨守其德 ,以保证天命永远地驻留在周人身上。这种尊祖守旧的思维方式势必将周人引向政治观念上的复古  相似文献   
67.
孙鑛、余寅与唐鹤徵在明万历年间所编的《今文选》,是孙鑛第二次主持编选明代诗文的产物。孙鑛推崇“前七子”领袖李梦阳,选稿整体遵循其文学价值观,进而表现出选文而不及赋与诗、“止从弘正间始”及重“修辞”轻“理道”等特点。作为续选者与刊刻者的唐鹤徵,其趣尚虽倾向于唐宋派,但却主张辞与理不可分裂,故在续选时增入部分凸显“理道”的文章。由于诸位编者分别与活跃于明代中后期的复古派、唐宋派关系密切,《今文选》遂成为呈现两大流派趣尚交锋的极佳样本。据此则知,清代四库馆臣所谓《今文选》“以李梦阳为宗”的论断,存在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68.
胡应麟所标举的神韵说是明代复古诗学转变的重要观点,其来源于画论,入诗学而救格调弊端。它又与以神品论诗相契合,从而赋予了诗歌生命力、自然与超越感的本色特征。求复古于神韵是神韵说提出的重要意义,指出了诗歌取法乎上与由法入神的复古道路。最终胡应麟正是凭借书画理论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复古诗学体系。  相似文献   
69.
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主张诗言志、文载道,追求社会功利性的文学创作从未中断过。自西魏、北周到唐代,由于种种现实原因,文学追求社会功利性的要求不断凸显,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复古为号召的古文思潮,并对以后的文学思想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0.
19世纪70年代之后,日本的南画走向衰弱。为了打破南画衰败的状况,南画家们尝试各种方式拯救南画于水火,主张重返自然,立足于写生,表达内心,为南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这类南画作品被冠以"新南画"的名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