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16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86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62篇
理论方法论   91篇
综合类   565篇
社会学   249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white elephant的表层意义明白易懂,而隐含其中的文化涵义却难以从词的表象中揣摩出来;“white elephant=白象”这种“对等”而有时却大相径庭的语言现象在英汉交际中非常普遍,极易造成交际障碍与失误。词语的文化涵义渗透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具有很大的隐蔽性,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语言现象。语言学习不能独立于文化之外,文化学习也不能脱离语言实际。据此,本文拟从词语、习语、修辞、句子等四个层面对英汉词语的文化涵义予以比较与分析,以揭示英汉词语的文化差异、追溯其渊源。  相似文献   
102.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渗透、协调、一体”是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从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特点出发,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根据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手段的创新等方面,探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及具体措施,并构建文化素质教育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3.
美育是情感教育,在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看来:“人人都有感情,但并非都有伟大高尚的情感,要培养陶冶伟大高尚的情感,取代卑劣的情感,除了美育,别无他途。而且他把艺术作为对人们进行美育的基本手段,认为美育可以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到他们遗失的情感”。法国美学家卢梭说:“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要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和创造能力,这是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适应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4.
新课程标准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教学目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挖掘德育教育素材,抓住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切入点,经过精心设计将一些德育思想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去,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最终达到德育教学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5.
冯波 《阴山学刊》2012,(2):14-17
宗教渗透是西方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我国而言,不深刻认识宗教渗透的本质,识破种种宗教渗透的阴谋,就不能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因而,应反对过左或过右两个极端。既能有效地反宗教渗透,又能最大程度地争取群众,应该是应对西方对中国宗教渗透的策略的最佳效果。从参与主体的角度看,应把应对西方对我国的宗教渗透当作一个系统工程,参与该工程的主体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06.
中职语文教学承载着人文教育的重任,本文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多为留守孩子情感淡漠,内心自卑的特点.阐述了语文阅读教中要重视抓住契机挖掘情感实施人文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贯彻爱的教育、善的教育、美的教育等价值内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精神底蕴  相似文献   
107.
郑大国 《职业》2013,(12):59-60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元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的公民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素质,还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对技校学生进行新时期的社会公德教育非常重要。应在学科教学中把德育教育渗透进课堂,让学生在学好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加强思想素质培养,成长为祖国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高校思政课开展抵御境外宗教渗透教育得到了重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本科阶段为例,明确各门思政课在抵御境外宗教渗透教育中的侧重点,有助于思政课教师有的放矢、精准施教,从知识体系、信仰体系上更好地对青年学生进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教育。同时,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整合、教师队伍建设等因素,协同推进,使抵御境外宗教渗透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09.
高中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对同学们进行"数学思想"的教育,提高其数学素养,以培养更多的符合高校招生要求的人才。这在高考考试大纲的命题中也有这样一条加强思想方法的考查: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的考查。从学科整体  相似文献   
110.
郭宪春 《理论界》2008,(6):219-220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课题越来越受到广大语言教育者的重视,因为留学生的汉语水平的限制不宜开设专门文化课,不过可以在汉语言学习阶段进行渗透式中国文化教学。在此提出几种文化渗透的方法:在汉字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在词汇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在语用和修辞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