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2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祁门县县城东大街敦仁里洪家大屋的官厅墙上,最近发现了一处题壁。在石灰剥落的墙壁上,有数行黑墨字迹,因字迹不清,不知是何内容,更不知为何人何时所留。洪家大屋在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是曾国藩为剿灭太平军驻节祁门时的行辕,就是在这里他被清廷授以“两江总督”之职。在洪家大屋的外墙  相似文献   
22.
走过江南 《中华魂》2014,(14):44-45
湘军是清朝重要的军事武装之一,研究湘军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而最早研究湘军的著作非《湘军志》莫属。该书内辑湘军防守篇、水师篇、临淮篇、平捻篇等16篇军志,为研究湘军之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23.
楚文化内涵经过湘军的审美处理,可总括为四种:敢爱敢恨的情爱文化,敬神信鬼的巫术文化,忧国忧民的政治文化,方言楚语的语言文化.其核心精神,则表现在崇尚自然、捍卫传统、刻苦勤俭、破旧立新、开拓进取等方面.与此相应,别具一格的楚文化小说的艺术特质也可概述为三个方面:第一,文本中氤氲着神秘浪漫的气息,敬畏神灵的巫医文化以及仪式信仰为神人交流提供了平台,事件在现实与虚幻中交织发展,情感在真实与虚构中共存共生;第二,为揭示人物性格命运的复杂与多变,作家善于将大量的心理分析与心理描写穿插于不同场景;第三,多彩多姿的民间文化的叙述,打破了过于严肃的沉闷的主流话语主宰文本的僵化模式,使文本呈现轻松活泼、幽默欢快的基调,彰显民间的乐天精神.湘军楚文化小说的这些特质构成了其他地域小说难以具备的独特的“这一个”,湘军楚文化小说对现当代中国文学的贡献也由此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24.
湘军和新建陆军作为晚清重要的军事集团,都具有浓厚的地缘、血缘和业缘特征。从"三缘"特征比较两军,二者在选将、选兵和私军性质方面都有相似处;不同之处在于将领、士兵的素质和两军头目儒学思想的浓厚程度。可以说:在"三缘"特征方面,因儒学化程度不同,虽然两军都发展壮大到足以推翻清王朝统治,但湘军趋于做维护旧道统的忠实奴仆,而新建陆军则中意于改朝换代。  相似文献   
25.
郦波 《领导文萃》2012,(15):74-77
不反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都城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宣告失败,同时也宣告了曾国藩率领的湘军面对太平军经过长达十余年的作战后最终取得了胜利。早在两年前,当湘军攻下安庆,曾国藩把两江总督府设在安庆后,时任江浙巡抚的左宗棠就派人送过一封密信给曾国藩。  相似文献   
26.
湘军军制开晚清军制改革之先河,改变了晚清权力结构与力量的对比,诱发了地方主义的泛滥,改变了军营风气,在铸造"同治中兴"神话的同时,造成了晚清深重的政治危机,使晚清政治生态发生了剧烈变化。  相似文献   
27.
在当前众多的文学研究论著中,《方言视域中的文学湘军》体现了地域文学研究的新创获:对研究地域文学的方言写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8.
湘军在晚清历史上声名显赫.作为湘系官宦子弟,谭嗣同最初对湘军有着一种朴素的认同感.他赞颂湘军的功业,崇仰湘军人物并以之作为偶像.但是,到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谭嗣同开始打破偶像,对湘军及其人物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与否定.发生这一转变的深层原因在于谭嗣同放弃了他早年尊崇的"圣人之道",转向了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在这种情况下,湘军作为清廷维护其封建专制主义"私天下"的工具,自然遭到了谭嗣同的唾弃与痛恨.  相似文献   
29.
城市发展有赖于主题文化的确定与推介,城市之间的竞争最终体现在文化力的竞争上。“湘军文化”是娄底市独特而珍贵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湘军文化”,并把它作为娄底市的主题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对于提高娄底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推进娄底的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0.
安庆会战是太平天国与曾国藩湘军的一次决定性战略决战。关于这次战役史家已有很多论述,但从曾国藩制定有关战略角度进行整体分析的文章却不多见。本文考察安庆会战中的曾国藩军事战略思想及其实施过程,将有助于中国近代军事史和战略思想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