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78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65篇
管理学   447篇
劳动科学   40篇
民族学   284篇
人才学   162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525篇
理论方法论   502篇
综合类   4890篇
社会学   649篇
统计学   31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346篇
  2014年   600篇
  2013年   533篇
  2012年   644篇
  2011年   667篇
  2010年   634篇
  2009年   609篇
  2008年   690篇
  2007年   567篇
  2006年   471篇
  2005年   437篇
  2004年   364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汉碑文范》是清季民国时期桐城派的重要领袖吴闿生编选的断代碑文选本。是选以宋代洪适的金石学著作《隶释》为蓝本,从文章学的角度观照和衡鉴汉碑,一改宋代以来汉碑研究中的金石学传统,并力纠历代文章之士多以唐宋碑文为法而不甚重视汉碑之偏,颇具创新意义。吴闿生在选本序例及选文评点中,分析了汉碑在文法、文辞、风格等体式方面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碑文的影响,凸显了汉碑作为碑体之源所具有的文章典范价值。  相似文献   
162.
本文综述了中国传统元素以及现代设计学的特点及内容、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学的交融,旨在为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学的更好交融以及发展趋势提供一定的参考.让我们中国传统艺术走出国门,立足世界.  相似文献   
163.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期相近,但是在中国近代之前两教的发展呈现出迥然的两极趋势。面对基督教迅猛的传教势头,清末回族大学者马德新和马联元分别于1865年和1899年出版《据理质证》和《辩理明证语录》,作出"正信"之辩。他们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伊斯兰教认主学出发,对基督教的核心教义一一反驳,从而明确伊斯兰教信仰的正信。本文认为,回耶"正信"之辩在神学上反映出强调救赎的基督教和强调顺服的伊斯兰教,这是两教确认自身身份的根本所在,也是两教开展对话的起点;两教在信仰实践方面体现出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异或相近的政治构建和伦理道德,借此可窥见文明间对话背后的个性和共性。  相似文献   
164.
通过对各类文集、方志、金石碑刻,尤其是元代新史料《新安忠烈庙神纪实》的解读可以发现,徽州著名的汪王信仰肇兴于北宋时期,在南宋朝廷的不断敕封之下,汪王神才经历了从新安“土神”到忠义“武神”的正统化演变.进入元代,汪王信仰进一步呈现出明显的“行祠化”特征,并在元末出现了“宗祠化”趋势.宋元时期徽州汪王信仰的形成与发展,根源于神主本身所具有的浓厚地方性,但也是不同历史时期地方社会与中央王朝之间交错复杂的政治关系的体现,并见证了地方精英群体的发育过程及其内在的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165.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之初便确立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创新"的培养目标。"学会做人"强调礼仪、法纪、爱心、诚信、责任、感恩和自强七个方面内容。"学会做事"着重强调对学生加强目标、决策、时间管理、团队合作和适应环境五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学会创新"则概括为好奇心、模仿、积累、行动、勇气和创业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6.
167.
168.
169.
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的争论由来已久,尤其是神经科学领域里贝特实验及其后续各种翻版实验证明自由意志是一种错觉之后,争论变得更加激烈。而持有一种相容性观点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既肯定了决定论又保留了自由意志的合理存在意义。这里不仅要为自由意志作辩护,而且认为自由意志的作用更胜于决定论的影响,并基于神经科学研究和人文精神需要的视角上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170.
《南都学坛》2018,(1):40-43
作为美国中国学研究领域重要代表人物的周锡瑞教授,在1974年编辑出版了《在中国失去的机会——美国前驻华外交官约翰·S·谢伟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报告》一书,其中保留了许多国民党与共产党对峙时期美国对华关系的珍贵资料,成为研究20世纪40年代美国对华外交的重要史料,是美国反思对华关系的"失掉机会论"的又一力作,为推动20世纪70年代中美恢复外交关系提供了历史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