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101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28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331篇
理论方法论   60篇
综合类   681篇
社会学   118篇
统计学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罗春兰 《江汉论坛》2003,(3):105-107
本文重在考察沈从文创作中所展现出的地域文化特征。湘楚文化独特的个性,给沈从文的心灵烙上鲜明的湘楚文化的印记,表现于创作上,则是通过描绘富有湘西地域色彩的意境、历史悠久的民俗风情,来展现充满生命力和人性美的湘西人民的生命状态,顽强地、鲜明地体现出湘楚地域文化的传统特质。  相似文献   
132.
王立 《贵州社会科学》2007,208(4):26-30
明清小说多神行术描写,其最大特色是与神物崇拜的联系.或是直接在腿上、脚上附加的神行器具,或是飞帕和树枝状载人飞行器,或是当事人穿戴的钻天帽和入地鞋.通常认为其来自佛经的木鸟故事,然而所强调的是跨越远距离空间,不是行动迅捷,神行术故事来源并非完全在此,还有高僧的幻术表演.后者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时代,很容易引起新闻鼓动效应,外来佛教声威借此而高扬.飞行器等神秘想象,还有现实中超人体能的神行者为基础.其多被描述日行"五百里",也是受汉译佛经叙事习惯的影响,"五百"为一个整数而极言其多,这似乎也是人类的体能的一个极限.  相似文献   
133.
民族主义是建立在“主权”观念基础上的民族自我意识和情感归属,旨在维护本民族权益、实现本民族和民族国家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或意识形态,其在实践中往往演化为建立和发展现代民族国家的社会运动。在民族主义话语中,作为“人民”的民众从历史“后台”向历史“舞台”前置,媒介作为国民的“养成所”,被置于民族救亡与国家建设的中心地位。在人民主权的民族主义话语中,《湘报》报人提出了“报为民史”的传媒属性观、“开启民智”的媒介功能观与“志士精神”的新闻伦理观,推动了湖南新闻思想的近代转型。《湘报》所建构的新闻思想,既接受了“民权”等现代价值观念,又具有儒教的道德激情,其对近代湖湘文化转型,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4.
本文主要对张家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文选学习参考资料》一书中若干解释欠妥的文字,如“杀”与“弑”、“货”与“贿”、白庇搿懊忽钡,进行了纠谬和补正,弄清这些文字的真实含义,为广大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35.
道德行为在一般意义上讲是自觉、自知的,是在理智的思想支配下通过意志的推动产生的行为。如果说意志是推动行为的动力,那么理智活动就是意志的内在机制。对于道德行为来说,意志、理智和认知,并不是分离的东西,而是主体的同一个内在的机制,在这个意义上,道德的行为就是理智的行为。一个成年人都具有规范自我行为的能力,能分辨是非对错,而有时明知是不道德的行为却偏偏行之。俗语说得好,不知者不怪,但知而偏行者,就势必因必果,果必负,所以,知与行并非是必然合一的。  相似文献   
136.
书品之神者,清代刘熙载<艺概·书概>有论:"学书通于学仙,炼神为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并提出"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为之."  相似文献   
137.
一九八四年八月,我和湘西草堂文物管理员邹振华同志去礼梓乡牧云庵搞文物调查。先后发现十多块石碑,一一抄录和登记之后,又得知原来这里曾有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撰写的《牧云常住记》石碑,今已不知去向。于是,我们便请知情人座谈,并四出寻找,结果在离庵三百米远的一口水塘边找到了这块石碑。我们心里高兴极了,便花了二十元钱,请了四个强壮劳力,将这块石碑细心地从泥土里清理出来,抬到牧云庵内保存。该石碑质地为青石,通高一百一十二厘米,宽八十七厘米,厚十厘米。  相似文献   
138.
游牧和农耕是东亚地区两种不同的经济形态,由此而形成了游牧和农耕两大族群,而这两大族群之间的互动是推动多民族国家的中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单一民族国家理论不能够对这两大族群的互动给予科学的解释,将其纳入到多民族国家构建的大背景下进行探讨似乎更客观.  相似文献   
139.
政府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引导者、驱动者和调控者;行业组织是校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履行沟通、协调、组织、指导、研究、评价等职能;企业和学校是高职教育的“双主体”,共同履行人才培养的职能。  相似文献   
140.
《湘行书简》可谓《湘行散记》的创作“底本”,二者在内容上具有衍生关系,却分别有着“即时记事”和“延时创作”的不同写作特征.《散记》中呈现了临对不定性命运“固执”担当、求取生存的边地水手形象,却与最初“书简”的陈说颇具差异,体现出能动的建构性.《湘行书简》记存了沈从文还乡途中对湘西生命由怜悯到敬、爱的情感更变过程,《散记》中的边地水手则是这一过程中逐渐孕生的生命观影响下的文本“构象”.“构象”过程体现出沈从文希望以原乡生命力补济现代文明的文明本位与现实关切.他的生命观可以被视作一个以“命运”、“意志”为边际二维的复调、动态的“连续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