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47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67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502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闽台姓氏大多同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上中原人口三次大的入闽浪潮,正是这种关系的最佳注脚  相似文献   
42.
总的来说,基督教哲学的思想来源大概有两个:其中一个是古希腊哲学所遗留下来的,另外一个则是《圣经》,这是基督教的一部经典。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基督教哲学的主要遗产是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主义。基督教哲学对于现代社会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的研究十分有意义。  相似文献   
43.
活动于松漠广阔区域的契丹族与奚族的源流及关系,既不能简单地划为东胡鲜卑系统,亦不能笼统地归于匈奴族。作为“异种同类”的两族,族源归属问题,需要多学科的通力合作,并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才得以澄清。在六至十世纪的发展中,奚族最终成为契丹民族共同体中的一员,并为辽朝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4.
自《论语》中提出"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以来,历来对于君子儒和小人儒的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后人不断赋予君子儒和小人儒全新的意义,君子儒和小人儒也在不断的发展流变。何为君子儒,何为小人儒,对于君子儒和小人儒源流的探析,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  相似文献   
45.
网络语言形成源流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语言是现代汉语的一种新变体,它是在人类出现新的交流方式的条件下产生的。它的形成与古代汉语、外语等其他符号系统有着密切的源流关系。研究网络语言,对于网络的发展、网络语言的规范以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的发展,无疑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6.
鲜卑是我国古代北方地区兴起的一支重要古族,分为东部和西部两大部分。宇文部是东部鲜卑中与慕容部、段部、鼎足而立的三大部之一,这便是后来在中国北方建立辽朝,称雄数百年的契丹族的直接族源。本文旨在对宇文部的族系源流发展大势,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7.
达斡尔族是生活在中国北方黑龙江流域的民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达斡尔族的族源探讨始于清前期,形成了满族同源说、源于蒙古说、契丹后裔说,源于室韦说四种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48.
彩扎是传统民间工艺的一种仿真艺术,至今已有千年的传承史,其产生与民间习俗活动息息相关。闽台历史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体,两岸同根,闽台一家。福建和台湾文化底蕴相通、民间信仰习俗相似,文章试图通过闽台相同相近的民俗习惯窥探闽台彩扎艺术渊源,探究其在闽台两地的文化变迁和艺术的流变形态,参考台湾地区有益的市场化发展方式,促进闽台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49.
“销魂”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历久弥新的文学主题,在诗、词、戏曲和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中都有所体现.它既代表一种情感范式,同时也是一种审美体验.宋词中的“销魂”,可以从文学源流、审美意象群以及美学意境三个方面展开多种维度的阐释和理解.销魂主题,是中国诗化思维和身体诗学的艺术呈现.  相似文献   
50.
企业行为财务理论的源流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为财务理论以心理学对投资者决策过程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重新评析整体市场价格行为。探究其源流可以发现,将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和见识纳入考察范围,重新回归到以“人”的自身规律为出发点的经济学分析,对经济学的理论预设和分析范式进行了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