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篇
  免费   23篇
管理学   7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9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55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387篇
社会学   51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长江经济带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要求,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论文设计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修正后的TOPSIS模型对2008~2020年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分持续提高,流域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上中下游生态环境质量差距缩小、逐渐趋于协同,但各省(市)生态环境质量分化显著。因此,可相应提出成立流域信息中心、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制定排放标准、流域综合管理、强化小流域水土治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2.
省域经济洼地地区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板块和关键区域。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从战略角度审视淮安建设成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意义和基础,并提出淮安在区域经济和流域经济层面上两个维度的发展定位和三个方向的发展路径。通过纵向融入京沪高铁和京杭运河两条复合发展轴,横向建设淮河流域生态经济带,打造苏皖在江北地区的跨界合作示范区等战略,推动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建设和省域经济协调发展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33.
流域生态补偿是利用经济手段对流域生态的外部性进行矫正的一种手段。政府强干预型与市场主导型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都各有优缺点。当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存在法律机制尚不完善,水资源的产权模糊,补偿主体不明确,补偿方式单一,公民参与渠道不畅等困境。为构建高效的跨行政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必须制定专门性的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自主性,健全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既要在近期充分发挥政府在流域生态补偿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在远期着眼于建立市场手段为主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拓宽公众参与途径,建立信息公开机制以及公众参与的经济激励机制,以提升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认可度与制度效用。  相似文献   
34.
清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冲击之下,目前正面临着消亡、濒危、衰退和变异的处境。面对这一现状,政府部门应当尽快使社会各界达成共识,建立起相应的保护机制,加强区域间合作,采取多种方式对该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35.
在跨境水资源的分配中,同一流域国家之间的权力关系是主要决定因素。埃及作为尼罗河流域最有权力的国家,长期以来主导着尼罗河流域的水政治,维持着符合其利益的尼罗河水资源分配机制。但20世纪末以来,随着尼罗河上游国家权力的上升,这一机制受到了挑战。上游国家开始实施自己的水资源开发计划,尼罗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格局发生了变化,上游与下游国家之间在水资源问题上的分歧不断凸显。下游国家坚持其对尼罗河水的既有权利不容谈判,而上游国家则主张所有流域国家都有平等的使用权,这使得覆盖整个尼罗河流域的全面法律机制难以建立。在多边合作机制缺失的情况下,流域国家倾向于采取单边行动来开发境内水资源。不断增长的水资源需求和单边水资源开发计划使尼罗河流域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6.
37.
38.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与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反省,探讨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问题。认为水污染事件背后是分处松花江上下游的吉林和黑龙江两省之间基于“相互性”而长期存在的利益冲突,构建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是化解矛盾的主要方法。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框架包括补偿主体与受偿主体、补偿资金的筹集、流域生态补偿管理机构以及补偿资金的支付等内容。  相似文献   
39.
明代汾河流域旱灾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明代277年(1368-1644)汾河流域旱灾史料的整理和分析,采用以县为单位的旱灾等级划分标准,利用线性趋势估计法对当时整个汾河流域旱灾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且从频率和强度两个方面研究旱灾的空间分布,同时以t分析方法对旱灾在时间变化上是否存在突变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明代汾河流域共发生旱灾147年次,平均1.88年发生1次旱灾,平均每年发生旱灾7.6县次,其中以2级旱灾为主(占46.97%).(2)在明代277年中,汾河流域旱灾发生频率呈极显著增加趋势,且夏旱最多,春旱和秋旱次之,冬旱最少,在季节连旱方面,春夏连旱发生最多,夏秋连旱次之,四季连旱最少.1473年为旱灾频率发生的突变点,1368-1473年为旱灾发生较少期,从1473年开始,旱灾发生频率明显加快.(3)从整个汾河流域来看,上游不易发生旱灾,且强度较小,而下游最易发生旱灾,且强度较大,与此同时,汾河流域中游东部较西部易反生旱灾,且强度相对较大,下游则相反.明代气候变冷是汾河流域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0.
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政策博弈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政策的形成和执行是一个多方博弈的过程,中国的环境治理已进入以利益为核心的政策博弈阶段。通过对流域水污染治理政策博弈的动因分析,我们发现政府间利益冲突的显性化,流域功能区划的不完善,流域资源的准公共产品性质以及环境法治有效性的不足等原因造成了在流域治理中的政策博弈。根据政策博弈模型要构建在流域治理中的合作行为,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能,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管,减少信息不对称,推动公众环境参与和提高环境法治执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