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57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205篇
社会学   65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从逻辑的角度深层次认识和把握直觉思维机制及其过程,是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工作.本文通过几个事例分析了直觉思维逻辑过程,揭示了所有的直觉思维,特别是灵感与顿悟,并非都是非逻辑的.  相似文献   
82.
试析柏拉图美学思想的理论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是理念论唯心主义著名的代表。他第一个自觉地从哲学高度提出和思考美学问题,并较完整地创立了美学思想,是西方美学的开山祖。柏拉图美学思想根植于“理念论”和“灵感说”。对柏拉图美学思想理论根源的探析,有利于我们批判吸收西方优秀文化遗产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3.
84.
袁隆平是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在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的开创和发展方面成就卓越.从科学方法而言,袁隆平院士在科研中成功运用了信息联想、辨证分析、试验探索、灵感思维等方法.  相似文献   
85.
正创业是非常美好的一个词,但是它充满未知、期待、勇气、不可预见……当然,因为未知,所以可能伴随着一些失误和缺陷,初次创业犹如是。初次创业者有哪些能力方面的欠缺呢,一起来看看吧。1.识人很多创业团队的悲剧往往都是在创始人之间不停争吵产生的,他们对创业方向从开始就没有达成共识,只是在表面上"想到一块去了",而一起创业的"多年的同事"和"多年的朋友"未必能在创业上有担当。如果创业是和别人一起的,无论是亲戚、朋友、同学、至交,一定要在一开始划清责任,分清利益关系。创业时最好要  相似文献   
86.
通过意会认知与创造思维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到,意会认知是人在认识过程中产生创造性认知的过程,这种从模糊到清晰的认知过程是创造思维的基本形式。对意会认知与创造思维三种具体形式的内在关联进行分析可以看到,直觉思维是意会认知的"不知之知",即直觉与意志、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相结合是产生意会认知的基础;灵感思维是意会认知"无意识性"重要表现,即意会认知与无意识的个人体悟有关;顿悟思维是意会认知"心理论证"的基础,即对客体本质进行深入洞察并在主观上产生认可。  相似文献   
87.
孟占伟 《现代交际》2012,(10):106-107
灵感思维在科研过程中日益显示其重要作用,灵感的产生有着典型的自组织机理。思维系统开放、远离平衡态是产生灵感的必要条件;非线性相互作用是产生灵感的源泉;随机涨落是产生灵感的契机。理解灵感产生的根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捕捉灵感。  相似文献   
88.
<正>"不能让张家界在国际大片中有形而无名。"——张家界著名的"土记者"邓道理日前在网上发帖质疑《阿凡达》导演卡梅隆说影片中悬浮的哈利路亚山"灵感来自黄山",并悬赏10万元寻找与《阿凡达》影片中一样的山。  相似文献   
89.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活动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源于智能的驱动——灵感、直觉和想象,研究三者的形成与表现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应当从逻辑思维训练、知识与信息补充、创造意识激发、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融合、实践活动开展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0.
同西方“灵感”说的神赐灵感观念相比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灵感”说更注重结合作家具体的创作实践感受 ,来揭示创作灵感的突发而易逝的特点以及它对作家创作想象活动的催发作用。古人论创作灵感现象还进一步透过灵感现象的表现特征而揭示它的产生原因 ,“积之在平日”是灵感生成的必要前提 ,而“得之在俄顷”则是积蓄在胸的作家与客观外物心物交感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