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1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43篇
管理学   106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05篇
人才学   50篇
丛书文集   1158篇
理论方法论   204篇
综合类   3602篇
社会学   272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79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495篇
  2007年   380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灵魂在高处     
没有人能解释出境界。或者说境界本就毋需解释。境界是我们自已伸出手来,触摸心灵时找到的一种感觉,那感觉提示我们:境界是来自我们对自已心灵的一种要求,或者慰藉或者抵达。  相似文献   
992.
<诗·郑风>的艺术成就与其意象经营艺术分不开,<诗·郑风>意象生成既是先秦"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观念下的自然产物,也是郑地图腾和原始宗教的产物.它们或由意生象,或由象生意,具体而言,<诗·郑风>的作者或借助文化传统构建意象,或利用汉语谐音、多义而生成意象.<诗·郑风>意象艺术给后世对<诗·郑风>诗歌主旨解读及其文学创作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托尼·莫里森在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以"蓝眼睛"(白人文化)作为小说的主题,揭示了黑人女孩佩科拉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小说中的象征意象不仅深刻地展现了作者创作的主题,并且成为贯穿整部小说情节以及故事变幻发展的重要线索,也使小说蕴含了更加深刻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994.
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岁月中,水不仅孕育人类本身,而且渗透到人类文化的深处.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化作品上都留有深深的水的印记,<瓦尔登湖>和<边城>中都描绘了一个水气氤氲的世界,在这里,水不仅仅是其创作的背景和源泉,也是作家认识世界、礼赞自然和思索生命的载体.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原型意象.  相似文献   
995.
《追风筝的人》风筝意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民族精神与道德传承、社会文化变迁与伦理关怀等角度深度解读《追风筝的人》中的风筝意象,在这部文学作品中风筝意象发挥了重要的叙事功能,是一个承载多元隐喻的载体。  相似文献   
996.
"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体系的中心范畴.但也可将它理解为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核心要素,因为它既是手段、方法,又是结果,同时还是艺术思维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空灵"则是在纯净、虚净、空荡的气氛中时时透出生命灵气的那种艺术境界,它最能、也最深刻体现中国人传统的"天人合一"和绝对自由的最高审美境界.而"线的律动"不仅是中国传统艺术总的形式特征,也是中国各类造型艺术和再现艺术的灵魂.  相似文献   
997.
丰子恺在《我与弘一法师》中谈到李叔同出家时,说道:“我认为他的出家是当然的。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  相似文献   
998.
文化意象的传译是中国古典诗词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成功的翻译应该体现主客体的视域融合。视域融合在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实践证明,用视域融合来指导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99.
通感意象是主体为了创造审美效果、表达心境,借用跨感官域之间的映射藉以言语呈现策略而营造的意象.它集认知、审美与文学性于一体.通感意象映现了发话主体认识客观现实、表达意念的思维方式;它是发话主体以独特的审美视角、精湛的语言技巧,营造出一种陌生化的意象,使不同感觉互为影响、渗透,从而产生丰富的审美体验;同时,所表现出叙事的文学性,使它具有诗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王勃《寒梧栖凤赋》在赋学史中的地位是比较重要的,它是见于载籍的初唐较早的标题限韵律赋,其赋体裁和题材在律赋发展史中的作用还尚未为人揭示。其题材与初唐及兹后的以经史为重的律赋倾向不同,可谓去经向情,体兼骈散。从美学意象说的理论角度来看,王勃此赋对“凤”“梧”题材的美学意义的揭示,可谓独树新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