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162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31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61篇
理论方法论   75篇
综合类   385篇
社会学   144篇
统计学   3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11.
四川是中国大陆主要地震活动省区之一。根据全国M≥6级地震次数统计,四川地震活动仅次于台湾、西藏、新疆和云南,列全国第五位。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河平三年)至公元1999年,全川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220余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19次,至于有感地震,更是无以数计。  相似文献   
112.
《决策探索》2008,(3):64-65
2008年1月中旬以来,我国经历了一场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全国有21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其中湖南、贵州、江西、广西、湖北、安徽、浙江7省(区)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3.
谢永刚  姜睿 《求是学刊》2006,33(1):67-72
作为亚洲最大湿地之一的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近年来连续发生干旱和火灾,为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并对自然环境进行修复,必须人工补水以解决生态需水短缺问题。但人工补水需要巨大的成本,如何形成一个良性的长效补水机制是问题的关键。文章针对这一问题从资源环境经济、生态经济及灾害经济角度进行探讨,提出了建立生态需水供水成本的补偿机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4.
笔者认为,成都房地产市场的恢复周期将可能超过6个月的时间,具体的恢复时间将取决于市场信心的建立速度、货币政策的金融支持力度等。  相似文献   
115.
田新朝 《人才瞭望》2008,(10):24-24
灾害事件往往是重大考验,不仅考量整个国家、社会的危机应对能力,也是对官员执政水平、品质的考验。中国政府历来都重视救灾,在古代,皇帝亲自过问救灾事宜,并临时委派朝廷大臣主持救灾;清代以前的救灾多并没有建立起官员任用和救灾政绩结合的管理机制。西汉时期皇帝大多都比较重视人才,并建立在朴素的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认为人与天灾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凡遇自然灾害,皆下诏选拔人才、罢免不称职的官吏,这种奖惩结合的方法是有一定成效的。如公元l56年,朝廷派使冀州,察看灾情,“举劾刺使、二干石以下,所刑免甚重,弃官奔者,数十人”。  相似文献   
116.
长期以来,由于忽视了人口、土地、资源与灾害系统内各因素的相互协调,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问题越来越多地摆在我们面前,致使在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下,产生了土地资源质量减退、农业生产徘徊不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危害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在跨入21世纪的关键时期,如何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上述问题,已成为现阶段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7.
森林灾害对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灾害制约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增长,已成为当前我国林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它关系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成败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文紧密联系我国林业的发展情况,利用全国1952—2001年森林灾害、林业经济增长的数据,分析了森林灾害对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模式,从理论上探讨了森林灾害与林业经济增长的内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8.
119.
我国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城市功能布局设置不够合理、城市人口激增且流动频繁、城市建设片面追逐经济利益、未能建立城市灾害防范机制等因素使城市面临着潜在的环境灾害风险,造成城市的易致灾性。近些年城市灾害越来越频繁,城市防灾减灾要求越来越迫切。要减少城市灾害给城市管理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需建立城市灾害应急管理制度以预防和减轻城市的易致灾性,并有利于促进城市灾后恢复重建。我国可通过加强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立法、建立政府专门队伍、协调政府部门间的职能、完善安全报告与信息公开制度和土地利用规划制度五个方面对城市灾害应急管理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