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97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88篇
人才学   2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74篇
理论方法论   87篇
综合类   769篇
社会学   122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王东 《学术界》2012,(7):214-223,291
面对史料,因纂述本身的缺憾,再加上主观能动性的渗入,其呈现出来的史实,似有一种飘忽性。在个案方面,具体表现为史实抵牾。那如何透过主观能动性,确定历史事实的存在,这就需要我们分辨撰者的叙述角度。由此出发,可以探析史实抵牾存在之因。因此,叙述角度在历史研究中意义较大,希引起研究者之思。  相似文献   
942.
在革命史视域下开掘的农民史、乡村史的资源在社会史、民间史范畴内亦同样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过去的研究往往将农民在革命运动中的角色简单视为"号召—响应",但从乡村民众的视角观察1938—1946年的山东农村互助合作组织的运转状况可以发现,农民实际上并不是简单地响应革命政策,而是有较为复杂的心态。"自下而上"的研究有助于丰富那段被"简约化"的历史,探寻历史发展的多面性,也为当前农村工作提供了资鉴。  相似文献   
943.
责任与偏向——论20世纪30年代农村灾难题材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仲明 《人文杂志》2008,3(3):124-128
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自然灾难频仍,破产农民增多,冲突和骚乱事件不断.对此,新文学作家们作了大量的书写.这些书写呈现非常明显的共性特点,反映了作家们共同的乡村关注心态和强烈的政治倾向性.这是30年代左倾化思想情境的产物,也体现了作家们密切的乡村联系.这些书写揭示了许多乡村底层的生活真实,却也因政治偏向导致了某些遮蔽,艺术上也存在着模式化和表面化的缺陷.  相似文献   
944.
上海的简称"沪(滬)",本指一种渔具,至今仍在使用. 据史料记载,古时,吴淞江在今上海青浦区北部出海,其水域一望无际,烟波浩渺,下游村落多为渔民,普遍使用一种叫做"沪(滬)"的竹制渔具.南朝顾野王《舆地志》对这种工具作了细致描述:"插竹列海中,以绳编之,向岸张两翼,潮上而没,潮落而出,鱼蟹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曰扈."也就是将竹插在河流中编成栅,使随潮水而入的鱼蟹多被阻拦于竹栅内.特别是河蟹,具有攀爬的习性,在顺水而下遇到竹栅阻拦时,就拼命向上攀爬,使渔民唾手可得.  相似文献   
945.
新时期的《上海文学》不仅刊载小说创作,也发表文学理论和作品评论,为当代作家和评论家提供文学实践的园地,同时依靠其选择机制对小说的发生与演进施以直接影响,它们不仅构成了新时期文学最原生态的样貌,而且还以其现实的精神参与到了这一历史的生成之中,并留下了独特的印记。新时期《上海文学》为当代文坛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青年作者,并通过策划"读者中来""读者评论""编者的话"等栏目,在坚守严肃文学立场的同时凝聚了自己的作者群,依靠他们,《上海文学》成为新时期文学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新时期《上海文学》无论是对旧文学观念的批判,还是对新文学观念的提倡,都没有脱离具体的对象,表现出了非常及物的精神品格。这一精神品格已经转化成最重要的文献史料,成为新时期文学研究所依赖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946.
近几年,新中国初期文化史在史料整理和研究方面取得不少成绩。但不可否认,新中国初期文化史研究尚有较大的深入空间。当前,新中国初期文化史研究呈现出宏观、中观和微观相结合以及专题性突出的特点,可文化史书写要有"史"的韵味,则必须回归文化本身,以具体时期为切入点做更为严谨的实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947.
顾永新 《文史哲》2003,(5):20-25
欧阳修修史以《春秋》为圭臬 ,并从中抽绎出三条基本义例 :一是微言大义 ,春秋笔法 ;二是文约事详 ,简而有法 ;三是不没其实 ,据事直书。尽管其中不乏主观性和非确定性因素 ,也有因此而造成的忽略史实、割裂史料等问题 ,但这些义例对于史料运用和史书编纂的积极影响还是值得肯定的 ,在史料学上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48.
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中文学社团流派的研究,形成了一条独特的作家群体现象的认知理路.总结60年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研究之经验,史料基础和观念形态建构的双重重要性,是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研究作为现代中国文学史整体思考的制高点之所在;反省过去的研究,我们缺乏考察这一现象的整体性理念和思路,即对文学社团流派中"文学、政治、文化(教育、经济、地域)"等概念的包容性、动态性.研究作家社团流派人与事的关系和纠葛,关键不是规约或简单的判断,而是对占有史料的合理整合.  相似文献   
949.
史料学的内容与研究史料的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史料学是历史学的核心内容 ,它包括分析运用史料的知识方法和对某些领域具体史料的研究。史料学的内容与历史学的方法有四点相同 ,与历史文献学也有相近之处。这是历史学的知识方法的普遍意义的表现。阅读和鉴定史料是史料学的中心环节。历史学是一种知识 ,又是一种意识 ,还是一种价值。史学研究的能力是通过著作和论文体现出来的 ,而史料学的水平又是史学水平的重要表现。阅读和鉴定史料必须注意的六个问题 ,是史料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950.
开拓宋代史料的视野与《三言》、《二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往往因《三言》、《二拍》成书于明代而将其视作研究明代历史的史料。其实《三言》、《二拍》中一部分脱胎于宋人话本,是可作宋代史料使用的。宋人话本并无原始的宋本传世,现存的多系元明时期刊印,故后人的窜改就势不可免。《三言》、《二拍》中若干取材于宋人话本者,往往成为宋元明三代社会生活和名物制度的杂烩,这是使用此类史料时必须注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