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2篇
社会学   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核心提示:这是一场全球亿万华人瞩目的拜祖大典,这是一场56个民族团聚中原的兴邦盛典,这是一场盛世中国寻根访祖的和谐盛典——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拜祖的鼓点敲击着华夏儿女的心扉,根的情结深植于海外游子的心田,让海内外炎黄子孙心驰神往。"树身即使高千丈,落叶归根也有期。"而今,在黄帝故里——新郑,我们欣喜地发现,这里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寻根拜祖热、旅游观光热、投资创业热,带来了人气、景气、财气,正孕育着新一轮的嬗变。  相似文献   
12.
张岂之 《决策探索》2014,(10):16-17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对于发展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文化有源头 中华儿女也称为"炎黄子孙",这有历史渊源。黄帝和炎帝是中华远古传说中的人文始祖,经过文字加工,他们的事迹记载于我国先秦时期的一些文献中。  相似文献   
13.
梳理炎黄文化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关系,对于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不无裨益。结合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从农业、冶铜、玉器、祭祀、文字、筑城及聚落等方面综合考察。研究认为,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是中国的炎黄时代,是炎黄文化的滥觞期,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期;炎黄时代已经有了铜的冶炼和使用,龙山文化时期中国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十分特殊和重要的意义,玉器是决不亚于青铜器的礼器;石峁遗址和陶寺遗址虽然出土了少量铜器,但远不及玉器突出,说明直到铜石并用时代,玉器仍是主要的礼器,是炎黄时代的鲜明标识,也是中国早期文明的重要表征;刻划在龟甲、骨片和陶器上的符号,是中国文字的来源之一;文献记载炎帝神农氏培育粟谷,制作耒耜,耕而作陶,发明医药,考古发现证明,中国是稻作农业和粟作农业的发源地,炎黄时代是中国耜耕农业的起源和初步发展时期,随着农业的长足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财富的逐渐累积,大型聚落越来越多;作为大型聚落的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中心,城邑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标志之一,中国发现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址已近百座;炎黄时代是中国冶铜、文字、城邦乃至国家的滥觞期,也是中华文明的初创期,炎黄二帝是开创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  相似文献   
14.
4~6世纪北方游牧民族在追述自身族源时,往往将本族先祖归入到黄帝之后、大禹之裔的谱系之下,体现出对“华夏”的认同。铁弗匈奴王族强调本族的始祖是大禹,《魏书·序记》开篇追溯拓跋鲜卑先祖是黄帝之子昌意的后裔,柔然在给南齐的国书中自称“皇芮”,提出“光复中华”的口号。这种叙事模式是史官在司马迁“汉匈同祖”理念的基础上对北方游牧民族族源传说的阐释,其核心内涵“华夷同源”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各族在“华夏认同”基础上进一步交融的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15.
金仲葵 《中华魂》2010,(11):48-50
《中华魂》编辑部的老师们: 前些日子我从《炎黄春秋》2010年第2期上读到一篇文章:《大地主刘文彩:集体记忆的重构》(署名王永华),着重介绍笑蜀的《大地主刘文彩》一书,说根据该书的记载。刘文彩根本不是残酷剥削农民的恶霸地主,而是热心教育事业的开明绅士。王文最后发表议论:  相似文献   
16.
《炎黄世界》2010,(2):1-1
亲爱的读者朋友:现将有关《炎黄世界》发展的一些重要讯息敬告诸位:一、本刊第一期受到热烈欢迎本刊今年第一期以其内容的丰富、隽永,排版的精致和印刷的精美,迅速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同与欢迎。各方面人士和各地读者函电加交,对本刊表示欣赏与祝贺。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武汉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吕书臣同志的来函。我们与吕书臣同志过去疏于往来,素未谋面,  相似文献   
17.
黄帝和炎帝是中国古史传说中杰出的部落首领,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古代圣治之典范。根据有限的文献资料及近年来对河南省濮阳西水坡遗址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实物,在厘清传说真相的基础上,着重考证炎黄文化的最早发祥地——河北的"涿鹿"和"阪泉",认为我们的祖先的确在涿鹿一带筑城生活过,也曾在这里多次交战,从而融合成今天的华夏民族,并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之源。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以炎黄历史和年代研究为核心的“三皇五帝”传说历史研究发生了根本性转折。2003年以前.认为炎黄距今四五千年、考古学的“龙山时代”相当于古史传说的“五帝时代”一直是学界主流认识,而主张炎黄距今六七千年、其历史和文化在考古学的“仰韶时代”仅是极少数学者的认识。2003年王先胜在网络发表《“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细思量》后开始发生根本性转折,现在“炎黄距今四五千年”已经式微,而“炎黄距今六七千年”已成为学界主流观点和认识。关于中国史前史的轮廓与框架,目前可以通过《中国史前史(“三皇五帝”古史体系)简表》等几个简表来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9.
晓玲 《老年世界》2013,(11):9-10
浩如烟海的五千年文化,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本应该被勤劳的中国人传承下去,可是当下,我们能做到“学承古今,立范后世”么?直至国外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不断奠基剪彩,肤色各异的外国人纷纷涌入学习,我们才意识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精髓正在“墙外”散发着浓郁芬芳,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又作何感想。  相似文献   
20.
《人才开发》2008,(3):5-5
一次简朴的学术盛会(摘录) 为纪念陈独秀逝世55周年,由中国现代文化学会陈独秀研究会、安庆市陈独秀学术研究会和江津市政协主办.中共上海党史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中国革命博物馆、《炎黄春秋》、《史志研究》、《新潮》杂志社协办的全国第四届陈独秀学术研讨会.五月二十四——二十七日,在上海第二教育学院胜利举行。来自全国六十五位学者、代表,参加了第一天的纪念大会暨研讨会开幕式,是陈独秀研究会成立八年来历史上规模最盛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