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7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0篇
社会学   6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仲林 《职业》2010,(14)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课程特点为:名词概念术语多;定性描述经验总结多;记忆性的内容规律多:课程学习难度较大.笔者着重阐述如何将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2.
123.
物探气动冲击钻头本体失效的主要形式有:冲击端面的疲劳破坏;花键的塑性变形、压溃剥落;钻头本体的磨损。钻头本体失效,一方面导致能量传递效率下降,另一方面导致钻头牙齿的脱落,危害很大。选择低碳超高强度钢22SMi nNi2CrMoA作为新型钻头本体材料,经试验研究,确定其最佳的热处理工艺为:锻造毛坯、均匀化处理及退火、890℃淬火、300℃回火。最佳淬硬层深度范围为: 1. 8 ~ 2. 0mm。经过热处理后,其强度、硬度和冲击韧性都接近或高于国外钻头,且明显高于国内钻头。  相似文献   
124.
刘慧慧 《职业》2014,(30):98-98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中等职校机电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笔者认为,上好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一课非常重要:一是教师认真充分地做好课前准备;二是让学生对教师产生认同感;三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意识,让他们热爱自己所学专业;四是帮助学生确立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5.
本文对一种Cr-Mo系的低合金结构钢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该新型的射孔枪管用钢进行完全淬火,研究了淬火温度、保温时间和回火温度对实验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的晶粒随淬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硬度先增大后减小;在相同的淬火温度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钢的硬度和晶粒度变化不大;回火温度升高,钢的硬度和强度逐渐降低,断面收缩率和冲击功逐渐增大。当淬火温度为900 ℃保温时间为40 min、回火温度为560 ℃保温时间为80 min时,钢的屈服强度达到927 MPa,大于130 ksi,硬度达到31.2 HRC,同时纵横冲击功分别达到了74.5 J和119.7 J的水平,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26.
研究了铁路机车车辆用两种热轧耐侯钢经热处理双相化后的金相组织及各种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耐侯钢双相化后的显微组织由多力形等轴素体晶粒和不规则岛状马氏体组成,且原始组织对其有很大影响;两种热轧耐钢双相化热处理前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均无明显的各向异性。研究发现,双相化加热温度对马氏体含量、屈服现象、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屈强比、延伸率及加工硬化指数(n值)等双相化后钢的组织性能均有显著影响。根据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7.
128.
马秀霞 《职业》2015,(2):81-82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机械类专业基础课。在技工学校教育中,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该课程抽象、难懂,再加上有些学生刚开始不是自愿上技校,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针对学生这些特点,结合本教材的重要性,着重阐述在教学中如何通过多层次、多样化、多途径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情感投入,热爱它,还要注重教法的科学性,授课的艺术性。幽默生动,引人入胜,通俗流畅的教学语言,会慢慢地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9.
使用搅拌摩擦焊(FSW)设备对厚度为6 mm的7075高强铝合金平板进行对接试验。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固溶温度、时效时间)对接头进行热处理,并对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接头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和显微硬度测试。研究结果表明:7075铝合金FSW接头由焊核区(WNZ)、热机影响区(TMAZ)及热影响区(HAZ)组成,WNZ为细小均匀的等轴晶组织;热处理后接头WNZ部分晶粒发生粗化;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晶粒粗化程度增大;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WNZ晶粒粗化程度变化不明显;FSW接头显微硬度分布呈“W”型,热处理后接头显微硬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接头的显微硬度先增大后减小;固溶温度490 ℃、时效温度120 ℃、时效时间24 h是厚度为6 mm的7075铝合金FSW接头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30.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文忠 《职业》2011,(35):163-164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热处理与金属材料性能之间关系及变化规律的学科,是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在机械设计与制造过程中有关金属材料选择与应用的桥梁与纽带。通过多年的教学工作,笔者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的教学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愿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