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4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利用的重要生物质资源。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本文在论述秸秆的种类、数量及其分布的基础上,介绍了秸秆作为农业肥料、畜牧业饲料、工业材料和能源原料等方面的技术研究进展和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112.
阿友  刘贤春  王保群 《职业》2015,(1):42-44
农作物秸秆焚烧,不仅成为雾霾的来源之一,也是令各级政府防不胜防普遍头疼的“顽症”。安徽肥西县一位创新的奇才,将大量秸秆作为培养基,点草成菇,为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探索出了一条简便易复制的新路,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  相似文献   
113.
井冈精神     
徐桦 《老友》2009,(5):22-22
  相似文献   
114.
在商品鱼养殖过程中,饲料费占养殖成本的40%以上,降低饲料成本是增加养殖效益的关键。应用光合细菌,把农家作物秸秆(如麦秆、稻草、玉米秆、花生壳等)生产成为鱼的生物饲料,不但养殖效果显著提高,而且饲料成本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15.
江苏省农作物秸秆资源能源化潜力与区域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潜在的生物质能源,合理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生物质能源,对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江苏省农作物秸秆为研究对象,运用草谷比法估算了江苏省秸秆资源量、可能源化利用量、能源化潜力,分析了江苏省秸秆生物质能源的变化趋势及其地域分布。研究表明江苏省2009年可能源化利用的秸秆约为1889.82万吨,折合标准煤896.53万吨,是当年江苏省农业能源消耗量的2.7倍,而且可能源化利用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在年度间变化幅度较小。从地域分布情况看,主要集中在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相对较少。其中盐城市秸秆资源最为丰富,是江苏省最适宜发展秸秆生物质能源的地区。  相似文献   
116.
117.
118.
在蔬菜生产过程中,肥料选用事关产品的产量与品质。中国古代将豆秸、稻麦糠、腐草、败叶、棉花秸、芝麻秆、草木灰等农业废弃物充分再利用于蔬菜生产,充当基肥、种肥、苗肥、追肥等,贯穿到蔬菜生产的播种、催芽、育苗、移栽、定植、管理等诸多环节,起到改良菜地土壤、增加作物养分供给等作用,既能提高蔬菜产量,又可以改善蔬菜品质。生产过程中蕴含着中国古代废弃物利用的智慧与朴素的环境保护意识,其技术精华在当前依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9.
为衡量大豆秸秆的生物质能潜力,使其得到合理的可持续开发,采集大豆秸秆时,要考虑为维护土壤功能所保留的秸秆量.综合相关文献研究,得到黑龙江省各类型土壤的大豆秸秆保留量的最小值、中间值和最大值,设计出大豆秸秆最高保留、适中保留和最低保留3种不同的情景.基于上述设计,考虑大豆秸秆可收集率、燃料比率等因素综合运用线性回归的方法,计算出不同情景下的大豆秸秆能源潜力.研究结果发现:假设未来无秸秆燃烧,在最高保留情景中,黑龙江省在2020年、2030年、2050年的大豆秸秆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分别是213.49、237.82、296.75万吨;在最低保留情景中,相应年份大豆秸秆可开发潜力将会达到353.14、373.27、431.54万吨.可以看出,维护土壤功能时,可开发的大豆秸秆潜力虽然有限,但对农业的发展有益,也利于生物质能的可持续性开发.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