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4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8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7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07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1332篇
社会学   96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0 毫秒
201.
鲁迅笔下的"天"及其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争天拒俗"是鲁迅的战斗宣言.在中国,"天"是一切封建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权势的总称.皇帝被称为"天子"--天之子;皇帝便成了"天".在中国,"无"和"天"在意义上相通."无物之阵"便是"天"所布下的"吃人之阵".所以,鲁迅终生坚定不移的战斗目标是与"天"争斗.  相似文献   
202.
李佳蔚 《天府新论》2004,(Z2):234-235
在山水旅游中游人通过观山看水体验山水"物境"的自然之美,因其身处其境,情景交融,由此产生"情境".实现情感与理性的超越是山水旅游追求的"游"的最高境界.从"迁想妙得"中调整物我得关系,通过想象去创造,去获得人与物之间的精神交流,物我两忘,由心灵自然与外在自然的浑契无间体现人之心灵的自由状态.  相似文献   
203.
同物异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本文主要对同物异名词语产生的原因、方式以及作用作了一些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4.
国内学界对于海德格尔诗学思想的研究主要是从存在论的角度入手的,而本文则认为海氏的诗学中还存在着一个超验以及神学的维度。为此,本文首先探讨了海氏的存在哲学与超验问题之间的关系,而后论证了超验之物与世界的诗性之间的关联,以及诗人在艺术创作中如何把握超验之物的问题,并且对古希腊和希伯莱两大文化传统在海氏诗学中的汇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5.
本文探讨了用Fe_2EDTB配合物作为过氧化物酶的模拟物,用于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酚的反应体系;研究了Fe_2EDTB配合物的酶催化氧化机理和建立了动力学数学模型。结果表明:Fe_2EDTB配合物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均表现出过氧化物酶催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6.
陈刚 《江汉论坛》2005,40(6):45-49
本文首先从思想史角度梳理以人为本思想的三种形态,进而指出马克思人本学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价值观的根本原则,但它不单纯是理论,同时还是实践的原则,并与科学观点融合在一起。当前之所以强调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乃是因为与之相悖的物本思想泛滥。本文分析了当代物本主义的表现、根源与危害,进而从三个层面揭示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并指出对市场经济要扬其利而避其弊。  相似文献   
207.
吴澄在思想史上处于从朱熹到王阳明的中间位置,其“格外之物,致内之知”的格物致知说,貌似阳明而实承晦庵。吴澄鄙薄记诵之学,但并不因此主张摈弃闻见,一意反求诸心。对于格外之物如何能致内之知的问题,吴澄借助于朱熹的理一分殊、天人合一的观念予以疏通。虽然物理与伦理相通,但读书讲学与伦理的关系则更为直接,吴澄由此而强调读书是学者入门工夫。  相似文献   
208.
209.
"虚拟财产"的物权保护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物权客体对有体物的突破,反映了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物权客体扩大化的趋势,在“虚拟经济”支配“实物经济”的新经济时代,物权客体有进一步扩大化的趋势。近来,网络设计、运营和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虚拟财产权”纠纷及诉讼的出现已凸显了这一必要性。笔者正是从这些纠纷所产生的法律问题入手,对物权客体的范畴进行了由传统到现代的剖析和拓展,论证了“虚拟财产”的“物”性(财产性)和对其进行物权保护的必要性,最后,在此基础上对“虚拟财产”法律保护制度的建构提出了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210.
康德的自然目的论及其神学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目的论把自然界视作有目的的存在 ,而不是如机械唯物主义仅把自然视作服从机械因果律的机器。哲学家对自然目的论误用的结果就是使自然目的论成为论证有神论的工具。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 ,对自然目的论作了全新的解释 ,并对历史上形形色色的目的论 ,及自然目的论的衍生物即有神论作了批判。康德也并非反对有神论 ,他指出自然目的论只是理解自然界的一种主观方式 ,自然目的论只能作神学的预备 ,它虽能指点出一神体的概念 ,但神体概念只有在道德实践领域才有其客观实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