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80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278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01.
新近颁布的我国物权法第68条对企业财产权的规定,隐含着诱导权利定性与反权利定性两种彼此矛盾的指导意义.这是我国多年来企业财产权理论研究中,重内部财产关系建构的宏观视角与重外部财产关系解释的微观视角,彼此博弈的结果.在对有关法条进行解释时,应注意微观解释与宏观解释的功能互补,既要考虑到法人财产权制度对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交易功能的保障作用,又要考虑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实国情,以法人财产权制度满足出资人与企业间财产关系建构之需,满足法人类型序列的编排之需.  相似文献   
402.
张宗 《金陵瞭望》2007,(6):12-14
在2007年全国两会上,《物权法(草案)》和《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成为全国关注的两个重点议题。应如何理解这两大草案出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3.
宪法与民法之间本应保持一种具有适度张力的相倚关系,但在当下我国的现实语境之中,尤其是在近年所谓“宪法司法化”的进程中,曾出现了可谓“泛宪法思维”、“超民法思维”以及“脱宪法思维”等三种彼此不同、却又互相纠葛的错位倾向。其中,前二者曾以混在的结构,在2001年的“齐玉苓案”中得到了典型的体现,而后者则可从2006年的“河南地域歧视案”中窥之一斑;至于刻下《物权法草案》中所可能存在的另一种可谓“泛民法思维”倾向,也恰好与“脱宪法思维”倾向构成了一种微妙的契合;凡此种种法律思维上的错位与暗合,已然在我国当下云诡波谲的时代背景中形成了一副有关宪法与民法之间关系的混乱图景,有待于澄清。  相似文献   
404.
本文论证了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的必要性及其作用,认为交易双方“选择履约意思表示一致”加“交付(登记)”即形成“实践性物权契约”;辨析了物权行为的类型;认为善意取得制度和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具有本质的统一性、互补性;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有利于满足交易各方的“真意”,符合物权“从归属到利用”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和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民法典中共同发挥作用的立法构成。  相似文献   
405.
徐华 《领导文萃》2007,(1):21-26
一部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物权法,辗转8年.6次提交审议。围绕物权法的诸多争论,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在最新的法律草案中给予了明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406.
居住权(habitatio)起源于罗马法,为欧陆各国民法所承袭。我国物权法草案也规定了此制度。然而其合理性尚须质疑。本文拟从居住权的历史沿革说起,述及现代各国对其的态度,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指出对居住权的立法仍需要进一步慎重研究。  相似文献   
407.
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物权法》,对于各种形式的财产提供有效保护,进而调动公众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土地征用方面,规定了国家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并且规定了征收的条件;而且,极为重要的一点是强调了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问题,这为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安置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08.
物权法担负着保障交易安全的重任,在物权法律关系中体现为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物权法中具保护第三人利益功能的机制有公示原则、善意取得、物权行为理论。笔者认为,就我国而言,公示原则作为物权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应当坚持;善意取得是在动产上物权公示公信力的逻辑结果,也应当予以采纳;而至于物权行为理论,由于各国普遍建立了公示公信原则和善意取得制度,其保护交易安全的功能可以被这些制度取代。  相似文献   
409.
文章针对学理界对于一般动产抵押的怀疑态度和理由,从正确理解物权法定原则和公示公信原则的角度出发逐一论证了一般动产抵押既不会导致理论和立法的混乱,也不会导致对物权法定原则和公示公信原则的违反和公示作用的缺失。同时,文章通过对一般动产抵押制度的发展与其功效的分析论证了其存在的必要性,指出一般动产抵押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10.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是科学的产权理论。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现代产权经济学产权理论关于物权法作用的分析对比,证明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作为我国物权法制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