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96篇
劳动科学   21篇
民族学   67篇
人才学   90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648篇
理论方法论   123篇
综合类   1331篇
社会学   369篇
统计学   10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陈勇 《云梦学刊》2011,32(5):145-147
在对外文化传播当中,要想使国外公众真正认同中国文化,就必须使其深入了解中国的思想文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物质和艺术文化层面。因此,必须打造以思想文化为主体,以物质文化和艺术文化为两翼的对外传播体系。同时,国外公众由中国文化引发的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识和评价,归根结底是由中国现代文化决定的。因此,基于中国现代文化缺乏特色、创新乏力的现实,必须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建设和传播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32.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具有内在统一性,正是这种统一性决定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外部条件,并且造就了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两次机遇.两种因素共同促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各个层面的现代转型.这三个层面文化转型的逻辑是从物质文化到制度文化再到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33.
孙昀  兰天  姜文涛 《学术探索》2012,(11):87-89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通过调查问卷定量分析校园文化的各方面在独立学院中的影响力。数据显示:当前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正处于初级阶段,物质文化建设能够最为有效地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其次为制度文化,最后为精神文化。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物质文化;规范院系管理制度、完善制度文化;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的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对策。指出物质是基础,制度是保障,精神是升华,三方面全面协调健康发展才能保证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4.
在新古典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历史沉淀成本决策无关性的假设前提背景下,从未来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和财务预算约束等角度考察历史沉淀成本对制度变迁过程的影响,为制度变迁过程确立一个新的分析视角,从而弥补了原有研究的不足。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市场不完全是常态,有限理性、交易成本、信息不完全和环境不确定性等因素普遍存在,历史沉淀成本很容易发挥作用,从而表明:未来越不确定,信息越不完全,资源越稀缺,导致财务预算越硬,历史沉淀成本效应越大,制度变迁过程越困难;反之越容易。由此可发现,在放松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前提条件下,当事人的决策不可能不受到历史沉淀成本的影响。因此,只有当事人对历史沉淀成本的约束条件作出正确的理性反应,才能使其决策更加贴近真实世界,这对于全面认识制度变迁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5.
信息化的本质和特征——基于社会文化视角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文化的视角看,信息化是由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引起并推动的,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变革过程.信息化的实质是由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一次新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变革.信息化的总体特征在于:它是一个推动社会战略资源由物质资源向信息、知识资源转换的过程;是一个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的社会及其文化变革的过程;也是一个继承性和创新性、阶段性和连续性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6.
中国运河文化的形成及其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泉 《东岳论丛》2008,29(3):57-61
中国运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中的南北地域跨度大、时间积累长、内容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隋唐以前,运河河道里程短,连续通航的时间短,运河流经的地区没有形成区别于周围文化区域的独特的文化形态。隋唐至元代,运河河道走向稳定,里程延长,运河开挖、维护、通航、管理技术明显提高。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由运河交通带来的异地文化与本土源文化的融汇碰撞,使运河区域与周边其他区域产生了文化上的差异,运河区域文化由此形成。明清时期,京杭运河走向规划合理,水量相对充足,疏浚培护及时,管理制度完善,四五百年间,河道稳定,持续畅通,在它所流经和辐射的地区,不仅形成了前后传承的与其他区域明显不同的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而且漕运的发达、商业的繁荣、区域内外广泛深入的文化交流、人口的迁移流动等等,更使这个区域逐渐融汇积累了丰厚的精神文化。绚烂多彩的京杭运河文化进入了空前兴盛的阶段。  相似文献   
37.
试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进行投资而形成的资本.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及演变,先后经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思想、新古典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思想、现代人力资本和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阶段.人力资本理论的不断完善,使人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复归.本文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进行分析和评述,以期对我国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借鉴.  相似文献   
38.
张爱军 《理论界》2008,1(5):21-2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精神生产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须高度重视精神生产: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对精神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精神生产以其特有的优势和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思想基础、道德支撑和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39.
物质资本产权与人力资本产权具有不同的性质,对两者进行比较,可以明晰理论边界,廓清理论观点,深化和拓展理论研究,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物质资本产权与人力资本产权的比较,可以从产权的来源、权能和流动三个方面展开。物质资本产权主要来源于先占、特权、投资、劳动和受赠等,人力资本产权主要来源于投资;物质资本产权由所有权(狭义)、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权能构成,人力资本产权由所有权(狭义)、占有权、实际使用权、法权使用权、收益权、实际处置权和法权处置权等权能构成;物质资本产权既可以全部权能流动,也可以部分权能流动,人力资本产权只能是部分权能流动——法权使用权和法权处置权的流动。  相似文献   
40.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软实力的核心,已经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重视。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是让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变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主要是,以人为本,打造企业精神文化;注重执行,完善企业制度文化;强化参与,规范企业行为文化;选准导向,改善企业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